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祛痰化瘀胶囊治疗给予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0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祛痰化瘀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胶囊(淀粉),1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化瘀胶囊对血脂异常患者血液流变学有明显改善。

  • 标签: 祛痰化瘀 血脂异常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命门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内容之一,关于命门实质及部位向为学术界的研究焦点。命门学说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形成了"右肾命门说""肾间命门说"等几种观点。就上清派道教对中医命门学说的影响进行探讨,指出上清派道教的经典著作为"肾间命门说"的重要学术源头,研究命门学说有必要追本溯源。

  • 标签: 命门 道教 上清派 黄庭经
  • 简介:目的:观察肺肃清煎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及血液黏度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肃清煎剂。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7、14d与治疗前比较PaO2、SaO2均升高,第14dPaCO2降低,治疗组PaCO2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降低,血浆比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结论:肺肃清煎剂能够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液高黏状态.纠正呼吸衰竭。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肃清煎剂 血气分析 血液流变学
  • 简介:为探索躯体变形障碍的心理病理成因,结合方便抽样和目的抽样选取5位20~42岁的躯体变形障碍患者进行访谈.发现患者表现为由最初的体像不满逐渐加重为躯体变形障碍的长期、慢性化的病程特点;躯体变形障碍的发生受到情感忽视、负性评价、挫折经历、媒体影响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认为心理和社会因素对躯体变形障碍的产生及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躯体变形障碍 成因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淫鹑方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临床收集了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检测、治疗对象,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型及血液流变学,应用淫鹑方治疗4周后,再次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型及血液流变学。比较治疗前后二者的变化。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CD3+、CD4+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1或P〈0.05);CD8+淋巴细胞则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5);用药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CD3+、CD4+淋巴细胞百分比与用药前相比较明显上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全血高切流阻,全血中切流阻,全血低切流阻,血浆黏度,聚集指数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用药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淫鹑方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确切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血液流变学。

  • 标签: 淫鹑方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血液流变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施灸方向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以外,其余3组制备大鼠寒凝血瘀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对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两组大鼠背部的膀胱经经段实施不同方向的艾灸治疗,每天艾灸10min,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计14d。观察大鼠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变化,每星期评分1次,共计7次。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大鼠的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顺经灸及逆经灸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以及大鼠寒凝血瘀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顺经灸对大鼠寒凝血瘀症状改善优于逆经灸,顺经灸与逆经灸对大鼠血流变学影响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灸法 膀胱经 寒凝血瘀 血液流变学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抵当汤和桃核承气汤对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以去甲肾上腺素及牛血清白蛋白制作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后期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结果:抵当汤和桃核承气汤组均能显著降低模型大鼠血液黏度。结论:抵当汤和桃核承气汤能改善模型大鼠的血液流体力学状态,对改善血液"凝"的病理状态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抵当汤 桃核承气汤 血瘀 血流变 大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银杏叶片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银杏叶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血压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凝血因子、血栓形成系数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片联合硝苯地平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血液流变学,减少血栓形成,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血压 银杏叶片 硝苯地平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在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收住院患者,选取时间始于2021年4月,止于2022年4月。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各49例。两组均实施心血管内科规范治疗,同时对照组使用丁苯酞软胶囊,研究组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结合丁苯酞软胶囊,比较两组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NIHSS分值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后两组间NIHSS分值采用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研究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与血浆黏度采用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后两组间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与血浆黏度采用统计学分析,观察组均更低,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改善神经功能与血流状态、降低血黏度具有显著临床意义。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血液流变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19年5月-2022年10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86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43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使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高于常规组(X2=4.961,P=0.02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和常规组相比,并无明显差异(X2=0.345,P=0.556)。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4.60±0.70)mPa·s、(5.25±0.74)mPa·s、(7.61±1.22)mPa·s、(1.37±0.12)mPa·s、(              3.02±0.61)g/L,均低于常规组(T=4.338,4.115,5.624,8.500,5.908,P

  • 标签: 依达拉奉 疏血通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疗效 血液流变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