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灸方向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目的:观察不同施灸方向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以外,其余3组制备大鼠寒凝血瘀证模型。造模成功后,对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两组大鼠背部的膀胱经经段实施不同方向的艾灸治疗,每天艾灸10min,7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计14d。观察大鼠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变化,每星期评分1次,共计7次。治疗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造模结束后,模型组、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大鼠的症状和体征量化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顺经灸组和逆经灸组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5)。结论:顺经灸及逆经灸对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以及大鼠寒凝血瘀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顺经灸对大鼠寒凝血瘀症状改善优于逆经灸,顺经灸与逆经灸对大鼠血流变学影响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