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脾虚造模小鼠生物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揭示脾虚机体产生损伤的机理。方法:对劳倦过度加饮食失节法研制的脾虚小鼠模型与正常小鼠在机体过氧化与抗氧化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脾虚模型小鼠出现了体重的下降,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共轭双烯(Bonjugateddienes,CD)指标的升高,过氧化氢酶(Batalase,B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ldoneperoxide,GSH—Px)指标的下降,说明脾虚模型小鼠出现了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的下降。结论:脾虚可导致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和抗氧化酶活性。

  • 标签: 脾虚证 动物模型 脂质过氧化 抗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检验法与快速血清学检验法对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49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法,观察组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检验法,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阳性检出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7d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7d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岁患儿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6~9岁患儿阳性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检验法在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中,阳性检出率较高,而且该方法对年龄较小、病程较短的患儿阳性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 肺炎支原体快速培养 诊断价值
  • 简介: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造成许多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NO利用率降低和活性氧(ROS)过量生成是导致内皮功能紊乱的一个重要因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脱偶联(eNOSuncoupling)是导致NO水平下降和氧自由基水平升高的重要机制,其中ROS水平升高又是造成eNOS脱偶联的主要原因。随着对ROS病理生理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ROS的生物学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ROS与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反应,引发一些病理过程,另一方面ROS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对一些生理过程进行调控。该现象主要是由ROS分布的区域化造成。通过抑制ROS合成特异性关键酶减少特定区域内的具体的ROS减少氧化应激、逆转eNOS脱偶联、进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开辟新的途径。

  • 标签: 一氧化氮 信号途径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体外实验中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在6-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OHDA损伤PC12细胞制备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加入小儿安神补脑颗粒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小儿安神补脑颗粒能抑制6-OHDA诱导的细胞凋亡,显著增加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Px)的活性,显著减少细胞中的丙二醛(MDA)的含量,同时显著提高PC12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mRNA表达。结论: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对6-OHDA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包含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Nrf2基因表达,进而提高抗氧化蛋白表达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 标签: 小儿安神补脑颗粒 氧化应激 NRF2 抗氧化蛋白
  • 简介: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医常分为5个基本证型:风热证、痰热证、热毒证、肺阴虚证和肺脾气虚证,各型证候学特点表现不同,但其临床表现和X线检查特征性不明显。临床明确诊断,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测,同时辅助血清学检测。笔者近年来,对Mp检测多种病原体的同时,应用SEROD1A-MYCOⅡ凝集试验方法,作血清抗Mp-IgM测定。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抗体检测的影响因素 温度影响
  • 简介:摘要沙眼衣原体是宫颈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我国近年来衣原体引起宫颈感染相当普遍,严重危害着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就我院皮肤性病科收治的68例宫颈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情况谈谈治疗体会。

  • 标签: 宫颈感染 沙眼衣原体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价值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我们医院儿科在 2017年 10月到 2018年 10月这个时间段内所收治的 30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检测血清中肺炎支原体抗体( MP-IgM ),与此同时,针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与之相对应的血常规、血沉、尿常规、血生化、冷凝集试验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检查。着重针对对其的临床检验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所有的研究对象经过相对应的检验之后,在 300例患者中确诊为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的有 124例患者,显示出其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以及 CRP有十分显著的升高,冷凝集试验显示出阳性的有 100例患者,占总比例的 33. 3%。痰培养支原体显示为阳性的一共有患者 60例,占总比例的 20%,可见这种方法对于辅助诊治有十分明显的应用效果。结论:在具体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而言,有针对性的应用酶联免疫检测与血常规等进行联合诊断,有十分明显的应用价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确诊率,这种方法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将于2023年6月-2024年3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研究并将其设置为观察样本,样本例数总计70例,参照随机分组法将这7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组,由其中35例接受红霉素治疗的患儿组成常规组,由另外35例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组成研究组,并设置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结果:临床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炎性因子水平的测评结果可见,研究组水平较低(P<0.05)。结论:对于支原体肺炎患儿来说,应给予其阿奇霉素治疗,这有助于降低其炎性因子水平,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支原体肺炎 效果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