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小儿口服中药困难,笔者自2005年4月用自拟清肺痰汤灌肠治疗小儿咳喘症50例,并与口服博利康尼、静脉滴注病毒唑等西药治疗的50例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清肺泄痰汤 灌肠法 小儿咳喘
  • 简介:1.病机关乎胃、脾、肝、胆西医对胃炎分类有多种,最常见的有浅表陆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病机涉及到胃、脾’肝、胆等脏腑。

  • 标签: 治疗 慢性胃炎 常见 胃脘痛 脏腑 病机
  • 简介:经筋与经脉同源共史,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礼.天宫》便载有“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等描述筋脉疾患的治疗法则。《黄帝内经》的“经脉篇”和“经筋篇”分别系统而较完整地记载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成为中医、针灸、按摩推拿、气功等医术的核心。人类在与疾病作长期斗争中,对经筋的认识远比经络更早。

  • 标签: 《黄帝内经》 经络学说 治疗法则 传统医学 按摩推拿 经脉
  • 简介:“分消走”理论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的“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经后世医家的不断发展运用,该理论日渐成形。尤以清代著名临床医家叶天士为代表,对“分消走”法有了更具体和细致的理论阐述,将“分消走”理论发挥并运用于临床实际,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出“气病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运用杏仁、厚朴、茯苓分消上下,以及温胆汤之走祛邪,开创了用“分消走”法治疗湿热病的先河。继叶天士之后,众多医家对“分消走”法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现已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分消走泄 脂溢性皮炎 临床体会
  • 简介:作者简介宋怡萍(1978-),女,汉族,浙江宁波,医学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药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摘要目的证实浊降脂片能够干预治疗代谢综合征(MS)。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0例痰瘀阻滞MS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浊降脂片组)和对照组(泰白组),每组30例,疗程12周,观察每组治疗前后腰围、血糖、血脂、血压及胰岛素浓度,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和体重指数(BMI)及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从而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BMI、WC、TG、FPG、2hPG、HbA1c、FINS、2hINS、IR及中医症候积分都有明显的下降,HDL-C有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痰瘀阻滞证的各项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0%。结论浊降脂片能显著减轻体重、改善血脂及患者不适症状,而在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疗效与泰白相当。浊降脂片能有效治疗MS。

  • 标签: 泄浊降脂片 代谢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观察通络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气阴两虚兼湿热瘀血证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在西医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络浊方治疗,观察周期为24周。评价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7%和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亦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络浊方干预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的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气阴两虚兼湿热瘀血证 通络泄浊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全,字继武,男,汉族,生于1917年,卒于1997年^[1]。生前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幼家学,14岁时开始随父学医。1935年入开封国医讲习所就读,1938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校函授班,曾先后跟随卢子涵、王合三、许公岩等著名中医学家学习眼科和内科,并得到真传。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是卫生部遴选的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之一。

  • 标签: 吕承全 教授 中医药疗法 中医
  • 简介:代谢综合征是目前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健康问题,临床治疗常无从下手,疗效欠佳。中医学常从“浊病”认识该病,以“浊”法治之。人体之中,玄府、肺、阳明不仅在生理上紧密相连,在浊方面更发挥着协同作用,基于此形成的“汗-呼(吸)-下”的治疗法则,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阳明 玄府 泄浊 代谢综合征
  • 简介:人的行为受情志的很大影响.而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与情志密切相关,所以。关于情志产生及调控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并有重大的生物医学、社会学及社会生物学意义。一个有趣的问题是,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医学与经典的现代医学具有完全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而我们则期望从两者的差异之中能发现该领域中新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情志 调控 网络 分子 疏泄 生物学意义
  • 简介:悰教授为京城四大名医之首萧龙友先生之嫡孙女、学术继承人,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多年来其潜心研究中医药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临证衷中参西、辨证论治、知常达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治疗方法。崩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急重病症,肖悰教授认为其相当于西医的无排卵性功血,“阴虚阳搏”为其基本病机,治疗上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标本兼顾,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处方以自拟四草龙牡一苋汤合生脉散加减,临床收效颇佳。

  • 标签: 崩漏 中医药治疗 名医经验 肖承悰
  • 简介:本文介绍任继学教授辨治大瘕(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名应为大瘕,虚损是溃疡性结肠炎的根本病理属性,尤其重视脾肾虚损,治疗上注重五脏相关、整体调节,把溃疡性结肠炎分为湿滞瘀结证、气滞瘀结证、气虚瘀结证进行辨证论治,并创制结肠炎奇效散,临床根据不同病情选用疏风、健脾、通腑、化瘀、温阳的中药,乌梅丸、紫金锭也可随证选用。

  • 标签: 任继学 大瘕泄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常规西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存在局限,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和优势。本文介绍使用疏肝热、益气培元法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患者服药至今已4年余,治疗过程中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平稳改善,已脱离输血25个月,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未见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果提示使用疏肝热、益气培元法思想的中药组方,可能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疗效。

  • 标签: 疏肝泄热、益气培元法 辨证论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肝在情志活动变化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肝是中枢系统调节下多器官、多靶点的自适应调节系统,肝主疏的中枢神经生物学机制是在整体上与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axis,HPA)轴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HPT)轴相关。体内激素稳态水平的微变化负反馈于下丘脑,通过大脑皮层整合表现为情志变化,是肝主疏调畅情志的实质。正确理解肝主疏调畅情志的内涵对情感活动障碍性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与预防养生,都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情感活动障碍性疾病 内涵 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重实时PCR技术,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探索一种可同时且快速准确检测五类致谢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的方法。方法选择78株大肠埃希菌、志贺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各菌种特有的一些毒性基因,包括aggR、eaeA、ipaH、lt、stlb、stx1及stx2,以这些毒性基因作为PCR扩增反应的检测目标,通过NCBI网站获取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5.0进行引物序列的设计,而后进行PCR扩增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验证从而证实引物的特异性,同时通过反应体系中各底物浓度的配比进行调节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调整,确定最佳PCR扩增体系和条件,最终成功建立一种能同时鉴定五类致性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针对各菌种的毒性基因所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反应的验证,被证实均特异性地扩增出相应的目标基因产物,且在本研究中对78株大肠埃希菌及志贺菌的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重PCR检测结果吻合。结论本研究利用多重PCR技术,成功建立了一种能同时且特异性地检测致性大肠埃希菌及志贺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我们期望这种检测方法可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及在食品检验等方面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多重PCR方法 毒性基因 内参照基因
  • 简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iansyndrome,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内分泌综合征,是妇科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该病以月经紊乱、不孕、肥胖、多毛、双侧卵巢持续增大,以及雄激素过多、持续无排卵为主要临床特征[1].肖悰教授为中医妇科名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首席教授,她临证多年,治疗PCOS独具特色,能显著改善该病患者临床症状并提高妊娠率,在临床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资料,有待进一步分析探讨.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用药特色 频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