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内膜支架置入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股动脉置入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术的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中严密观察、积极配合手术。结果15例病人全部治愈出院,随访20个月,无1例出现并发症,达到预期目的。结论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和治疗效果的关键,健康教育是保证该治疗长期疗效的有力保障。

  • 标签: 腔内带膜支架 脉搏 血压
  • 作者: 崔晓丽,田洋*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2年 第3期
  • 机构: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吉林 长春130021
  • 简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较容易被误诊的疾病,在临床中,主动脉夹层常被误诊为心肌梗死,导致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因其容易被误诊属性,主动脉夹层疾病需要在临床中予以甄别,通过精准的科学甄别分析,降低误诊率,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治疗效率。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优势在于控制基础疾病、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以及对术后并发症的调理。基于此,本文筛选了中医诊治主动脉夹层的相关文献,从中医诊断、防治、术后调理上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中医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中医;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内科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对4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经积极救治,精心护理,康复出院43例,死亡2例。结论通过对主动脉夹层积极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主动脉夹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护理教中小组式层级教方法的使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在本科室进行,选取50例急诊患者为对象,此外再选择护理人员6名,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进行常规教和小组式层级教,教完成之后,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临床操作能力、业务能力、沟通能力和护理技术。结果 小组式层级教组的护理人员得分高于常规教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护理带教 小组式层级带教方法 应用
  • 简介:主动脉夹层表现很隐蔽,不容易察觉,它发病又急又险,待到有明显症状出现时,往往为时已晚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女研究员杨女士34岁,妊娠26+周,患有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于2015年12月28日收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进行治疗。2016年1月11日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尸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呼吸心跳骤停 子痫前期 杨女士 血压监测 胸痛
  • 简介:目的:探讨逐步递进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分析。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将在妇产科实习的护生中,选用1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设为对照组;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选用妇产科实习护生中10名,采用逐步递进教模式,设为观察组。并对两组的教结果进行评分与比较。结果:经过教后的评分比较显示,观察组护生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逐步递进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教中具有显著意义和价值,可全面提高护生的操作能力和素质。

  • 标签: 逐步递进 带教模式 妇产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及其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9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资料。结果90例患者全部成功植入支架,1例患者因出现双下肢动脉栓塞最终病故。余随访12个月后,无移植物移位、内漏、瘤体破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临床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良好,并且对患者创伤小,手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DeBakeyⅢ型 主动脉夹层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 简介:中医教学有两种模式,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除了在课堂上的学习之外,最后一年在医院的实习也至关重要。通过临床实习,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为今后走上临床工作奠定基础,其间临床教老师的引导作用相当重要。

  • 标签: 中医 临床带教
  • 简介:护理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生能否适应将来的工作,对护理事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使护生在临床上得到更好的实践,巩固临床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实际动手能力,顺利完成护士角色转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高度重视临床教工作,实行护士长一教学组长一教老师三级负责制,得到了广大护生的好评,现将工作中的一些

  • 标签: 妇科 护理 临床带教
  • 简介:目的:探究中医护理临床教路径在内科低年资护士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之间工作于奉化巿中医院内科的低年资护士30人,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案,主要依靠教老师个人教经验完成教目标,观察组则采用中医护理临床教路径进行教学,在统一教学计划基础上,根据低年资护士的个体需求不同进行微调,实施个性化、科学化、高效化的教,比较两组低年资护士出科考核时的成绩,并采用调查问卷了解低年资护士对教模式的评价。结果:两组低年资护士出科考核成绩比较显示,在仪表素养比较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观察组低年资护士的学习态度、综合能力、技能操作、护理查房、理论知识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年资护士对教模式的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教学氛围、教学安排、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教路径用于内科低年资护士教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的改善低年资护士的学习成绩,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获得了低年资护士们的一致好评。

  • 标签: 内科 护理带教 中医护理 临床带教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