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社区定向医学教育模式简介“社区定向医学教育”(CommunityOrient-edMedicalEducation简称COME),由国际医学教育改革主流派于1984年提出,并于198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的一种为适应和满足社区初级卫生保健需要,并致力于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总目标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

  • 标签: 全科医学 社区定向医学教育 中医专科 教育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其特点。方法:对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CT引导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术治疗,分析手术疗效。结果:92例患者中治愈或好转75例(81.52%),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至5年,良好率为46.07%,轻残率为30.34%,重残率为23.59%。结论:CT引导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极小,操作简单,用时短,并发症少,高龄、身体条件差的病人也能耐受手术。本研究认为立体定向技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手术方法。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立体定向 微创手术
  • 简介:本研究选取两所中医药院校2011-2014级中医学专业定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定向中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问卷,了解学生专业承诺现状,发现学生专业承诺呈现中等水平,其中理想承诺最低,不同年级的专业承诺表现不同,提出相关高校应根据学生发展特点,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等建议。

  • 标签: 农村定向 中医学 专业承诺
  • 简介:《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5月28日讯: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的意见》,就免费医学生招生录取、落实培养经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等做出安排。《意见》明确,订单定向培养计划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规模,报考免费医学定向就业招生计划的考生均须参加当年全国统一高考。

  • 标签: 培养经费 医学生 免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毕业生就业 人才培养模式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减轻骨折后肢体肿胀程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1月我科收治的46例四肢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试验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常规给予冷疗、中药涂擦等治疗措施。试验组在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使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进行治疗,在腧穴上敷贴药物,发挥调和气血、经络疏通以及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的功效,根据不同病症辨证选择不同的处方。每日2次,每次20min。观察2组患者实施治疗后1、3、7d患肢中点周径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1d后,对患肢中点周径进行比较,肿胀程度未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7d后,对患肢中点周径进行比较,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能有效减轻骨折后肢体的肿胀程度,方法安全有效,操作方便,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定向透药 肿胀 骨折 水肿
  • 简介:潇洒的制服、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在蓝天上……飞行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神秘职业。当然,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也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职业。可一位雄心壮志的美国老太太詹妮佛·莫瑞,却在63岁那年两次创下驾驶直升机环绕世界一周的纪录。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莫瑞并没有就此停下脚步,而是打算再次缔造另一项空前的世界纪录——成为第一位驾驶直升机经南、北极环绕全世界的人。而此前,还从没有一位年过半百的人,更别说是女人,完成过这一壮举。

  • 标签: 世界纪录 美国 地球 直升机 飞行员 年轻人
  • 简介:[目的]探讨色彩图形刺激对改善痴呆老人地点定向力的效果。[方法]34例地点定向力障碍痴呆老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6例,观察组予色彩图形刺激治疗,对照组予文字刺激治疗,两组干预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痴呆老人的地点定向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地点定向力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地点定向准确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色彩图形刺激能改善痴呆老人地点定向力功能。

  • 标签: 色彩图形 痴呆 地点定向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肿瘤患者使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22年3月-2023年5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78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39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开颅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存活率、复发率、并发症、临床指标、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等方面。结果:研究组存活率、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常规组;研究组神经功能、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肿瘤患者使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存活率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术 脑肿瘤 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