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鉴定兰科石斛属药用植物的石斛药材性状特征,为石斛类药材的品种整理、鉴定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来源、性状鉴定方法。结果:总结26种石斛属药用植物的石斛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结论:该方法为石斛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石斛的品种整理及其与混淆品的鉴别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石斛 药材 性状鉴定 混淆品 杯鞘石斛 束花石斛
  • 简介:目的建立乌梅生品与炭品中有效成分的特征图谱,为乌梅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新的依据。方法采用VenusilXBPC18色谱柱(4.6mm×250mm,5m);流动相:0.5%磷酸二氢铵溶液乙腈(97∶3)等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10nm。结果9批乌梅生品显示6个共有特征峰,9批乌梅炭品显示8个共有特征峰,标定了其中3个特征成分(柠檬酸、苹果酸、没食子酸)。结论建立的乌梅生品及其炭品的HPLC特征图谱,可有效地评价乌梅生品及其炭品的质量。

  • 标签: 乌梅 乌梅炭 HPLC特征图谱 枸橼酸 苹果酸 没食子酸
  • 简介: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中医证候学特征与转归,为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IPFI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详细采集的104例IPFI患者中医四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判断其确诊时的中医证候,并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IPFI多发于75岁以上的老年人,常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长期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2)中医症状表现为咳嗽,痰色白,痰液黏稠或呈拉丝状,咯痰不易,喘息,胸闷,咽干,口渴,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纳呆,寐差,便秘,小便短赤等。舌象以舌红,舌苔黄腻、少苔或无苔为主。脉象以弦、滑、细、数为主。(3)IPFI的证候分布以痰热壅肺证和气阴两虚证为主。证候分布与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4)IPFI的转归与证候分布具有相关性,热陷心包证的预后最差。结论IPFI具有其独特的证候学特征,其转归与确诊时的中医证型相关;在病原学证据尚不足阶段通过详辨其证候特征,综合施治IPFI,有望提高疗效。

  • 标签: 肺部感染 真菌 中医 证候 转归
  • 简介:中医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上有一定的优势,且辨证论治在RA的临床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RA中医证候的研究颇多,包括基本的临床经验辨证分型,以及影响证型的年龄、性别、病程、地域等方面的因素归类;与中医证候相关联的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指征之间的规律;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RA能提高整体疗效,并从现代药理学机制出发,沟通“方证”在分子生物网络之间的联系。这些研究丰富了证候信息的内容,有利于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把握证候的本质,但RA证候规范化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有待不断补充和完善。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辨证 证候 病证 药证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以慢性心力衰竭为第一诊断的住院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我国改良MDRD方程估算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据此分为正常组106例、轻度肾功能不全组129例、肾功不全组139例,比较不同肾功能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预后情况。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心衰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恶化趋势,肾功能不全者平均住院日明显延长。肾功能不全组血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低于轻度肾功能不全组及正常组(P〈0.05),并且钾离子浓度、血磷浓度、血尿酸、血尿素氮、B型利钠肽(BNP)、肌钙蛋白T(TNT)阳性率、2年内死亡人数明显高于肾功能轻度不全组及正常组(P〈0.05)。年龄、红细胞、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TNT情况为影响患者2年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发病率高,平均年龄大,住院天数相对较长,2年内死亡率增加。患者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相对较低,血钾浓度、血磷浓度、血尿素氮、血尿酸、BNP、TNT水平相对较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