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在腹膜后肿瘤手术麻醉的麻醉护理,对麻醉质量的优化和完善性。总结麻醉护士在腹膜后肿瘤手术的麻醉的优质化配合,大大提高了其临床麻醉质量,改善麻醉效果,对手术的成功起着重要临床作用。方法从2014年12月23号-2015年12月22号,成功做了181例腹膜后肿瘤手术。结果181例手术成功安返ICU(病房)。结论麻醉护士的临床麻醉介入,术前访视、术中合理的麻醉护理配合措施、术后患者的随访等,大大提高了临床麻醉效果,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利于术后患者的疼痛治疗和及时康复。

  • 标签: 麻醉护士 腹膜后肿瘤 围麻醉期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胆囊癌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观察并分析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过程中的手术室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124例胆囊癌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护理方式,本组患者均应用全面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其治疗有效率及其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124例胆囊癌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有12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68%;57例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满意度为91.94%。结论在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中全面应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患者的治疗率有效提高,胆囊癌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需加强的护理,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提高患者厦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胆囊癌 手术 围术期护理 临床体会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索髋部骨折手术隐性失血与血瘀证的相关性,为隐性失血的证候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证候研究的方法,对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定量血瘀证诊断标准记分方法,于术后1d和术后3d对患者的血瘀证症状进行定量积分,同时计算患者术后1d和术后3d的隐性失血量。根据血瘀证积分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血瘀证、中度血瘀证和重度血瘀证3个组别,运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观察隐性失血量与血瘀证积分是否具有相关性,运用单因素分析法观察组间隐性失血量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术后1d与术后3d,40例患者隐性失血量与血瘀证积分呈正相关(P〈0.05),即血瘀证积分越高,隐性失血量越大(P〈0.05)。随时间变化隐形失血量与血瘀证积分均呈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髋部骨折手术隐性失血与血瘀证具有正相关性,提示血瘀证是隐性失血的主要病机之一。

  • 标签: 髋部骨折 隐性失血 血瘀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改善输血患者免疫功能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进行输血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输去白细胞红细胞血300~450ml,治疗组在输血的过程给予益气活血法治疗。采取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术后)的外周静脉血,通过流式细胞仪对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56+、CD8+、CD4+/CD8+计数以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CD3+、CD4+、CD56+、CD8+、(低还是高?)CD4+/CD8+均有明显升高,治疗组术后3d的CD3+、CD4+、CD56+、CD8+、(低还是高?)CD4+/CD8+略高于对照组,7d、15d的CD3+、CD4+、CD56+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对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通过益气活血法可减轻免疫抑制的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益气活血法 围术期输血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