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唐氏综合征婴儿俗称“唐氏”,它是现阶段我国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综合问题。“唐氏”的主要特征为低智商,并伴有特殊面容。截止目前,医学上对此疾病既无有效预防手段,也无有效治疗手段,只能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尽可能及早发现,以终止妊娠来防止患儿出生。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婴儿 染色体异常 高发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早中期实施营养运动和体重控制指导对新生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在我院分娩的2640例单胎活产新生的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前者1320例,妊娠早中期实施营养运动和体重控制指导,后者1320例,实施常规妊娠早中期检查,两组新生结局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巨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小于胎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虽然观察组中高龄组早产儿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在对年龄因素进行控制后,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早中期实施营养运动和体重控制指导能有效的改善新生结局

  • 标签: 妊娠早中期 营养运动 体重控制指导 新生儿结局
  • 简介: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新生巨结肠肠造瘘术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巨结肠肠造瘘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造瘘口护理,观察组于肠造瘘术后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巨结肠肠造瘘患儿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程无缝隙护理 新生儿 肠造瘘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新生巨结肠肠造瘘术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11 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巨结肠肠造瘘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造瘘口护理,观察组于肠造瘘术后给予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护理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全程无缝隙护理 新生儿 肠造瘘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早期初级保健在新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新生的健康状况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方法】将 70例新生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5例。观察组接受早期新生基本卫生保健,而对照组接受传统新生卫生保健。比较两组的新生体温变化,体重增加,睡眠时间波动父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体温,体重增加,睡眠时间波动和父母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父母的护理满意度为 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新生护理可有效维持新生体温和睡眠时间的稳定性,促进体重增加和护理满意度,并保持值得推广的新生的健康。

  • 标签: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护理中 应用
  • 简介:目的介绍新生的中医体质分型,以及分析转运危重新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转运装置的使用情况,探讨转运装置在新生急救转运中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经我院危重患儿转运系统转运的危重新生348例,根据婴儿危重指数以及转运距离决定转运设备使用与否,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转运的成功率。结果使用转运装置组的患儿转运成功者55例,转运成功率为100%,未使用组患儿转运成功者289例,转运成功率99.7%,其中1例死于肺出血,转运总成功率为99.7%。结论根据患儿的病情合理应用转运装置等转运系统,能够提高患儿转运的成功率。

  • 标签: 新生儿 转运装置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其对分娩、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9月间我院足月妊娠胎膜早破的孕妇 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选取足月妊娠无胎膜早破的孕妇 100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过观察组孕产妇发生胎膜早破的原因及影响因素等;结果 观察组孕妇自然生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发生窘迫,窒息,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孕妇发生足月胎膜早破主要与难产有关,并且这对母婴的危害较大,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发生早破现象应得到及时的处理,方可减少胎膜早破的危害以及引发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胎膜早破 分娩方式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