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一、网络电子出版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学者师曾志给网络电子出版下了个简单明了的定义:“网络电子出版的概念从广义上来理解,是将信息以电子方式记录在计算机主机的硬盘介质上并能进行复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向公众传播发行的行为。网络电子出版简单地理解,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存储、传播和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产品,它主要包括联机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报纸以及电子书等”。[1]网络电子出版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网络上传递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它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可以同时向多个用户传递,是一种可以共享的的信息资源,不存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的一人占有其他人就无法使用的现象。网络电子出版可以在本地站点中通过存储信息资源来建立存储量庞大的数据库,也可以通过建立虚拟链接来获取其他站点的信息资源。网络电子出版是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一种方便有效的途径。与传统的印刷相比,网络电子出版开拓了新的信息载体,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满足了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多样性、动态性、及时性的需求。目前,网络电子出版被广泛用于图书馆领域,是现代化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电子出版引进图书馆以后,改变了信息资源传播的方式,由传统的纸质介质转换到纸质与电...

  • 标签: 网络电子出版物 网络环境 信息服务
  • 简介: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和工具之一;也是学生接受、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教材的使用对象主要是教师、学生及有兴趣者。既然使用对象不一,其目的自然大相径庭,如果在编写上都是千篇一律,就会出现不“左”就“右”,难于真正适用于不同人群,从而让教材在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使用中的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本文拟从教材使用目的的差异探讨今后中医药教材分类编写出版的改革思路。一、教材编写出版现状及其对使用对象的影响目前中医药教材的编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出版社的差异,主要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等等;二是同一教材在同一时期不同专家主编;三是教材版本的升级,比如从1984年的五版教材向六版教材的升级;四是教材分类的变化,比如规划教材、创新教材、精编教材、实训教材、案例式教材、特色教材、双语教材等等;五是教材分层次的不同,比如研究生教材、本科教材、专科教材、高职高专教材、自考教材等等。虽然任何一本教材的使用对象均提出包括教师、学生和对该教材内容感兴趣者,但仔细分析,尚没有将教材按照使用对象的不同而进行分类编写出版。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教师、学生以及...

  • 标签: 中医药 教材 差异性
  • 简介:近日,韩国韩医学研究院、釜山大学韩医学专门大学院(注:国立研究生院)与大韩韩医师协会共同出版了《2012韩医药年鉴》。年鉴分韩医药政策、教育、研究及产业四部分,内容包括了韩国国内及海外与传统医学相关的统计资料。

  • 标签: 医药政策 年鉴 韩国 出版 医学研究 医师协会
  • 简介:根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2005年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少於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多於或等於8周。

  • 标签: 急性咳嗽 治疗指南 分类 慢性咳嗽 中华医学会 5年制
  • 简介:由福建中医药大学闽台中医药文化文献研究中心编写,全面反映近20年来台湾地区中医药发展的《台湾中医药概览(1990~2008)》一书,近日由科学出版出版,为中医药工作者深入了解台湾地区中医药发展状况打开了一扇窗口,也为海峡两岸的中医药交流沟通架起了桥梁。

  • 标签: 中医药文化 科学出版社 台湾地区 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大学 医药工作者
  • 简介:对《药性主治分类主治》一书进行系统文献梳理,发现其与《本草汇纂》《本草求真》有着密不可分的学术联系。"分类主治"可以看做《本草汇纂》的总论,而"药性主治"是《本草汇纂》的病症索引系统。《药性主治分类主治》依托于《本草汇纂》发挥其学术价值,但学术传承于《本草求真》。

  • 标签: 本草 药性主治 分类主治 学术传承
  • 简介:疼痛是人类医学永恒的课题。在《素问.举痛论》中就提出:“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或按之而痛之者,或腹痛引阴股者,或痛宿昔而成积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间复生者,或痛而呕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闭不通者.凡此诸痛,各不同形,别之奈何?”这可能是比较早的关於疼痛的文字记载。

  • 标签: 中医骨伤科 分类 痛证 人类医学 文字记载 疼痛
  • 简介:<正>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主任医师主编的《名老中医谈养生——长寿有道》的修订版近期已由华夏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记载了一百七十多位当代名老中医的养生经验,见仁见

  • 标签: 付梓出版 养生长寿 有道付梓
  • 简介:《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以下简称《代码》)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并于199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的一项中医药行业的国家标准。《代码》是中医诊断名称和症候名称编码的依据,它的发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了规范化、现代化的进程,有助于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需要,更有利于中医病种质量管理、中医疾病分类和中医医院统计的需要。早在1994年我院已在临床病案书写及质量管理中推广使用《代码》,经过几年的实践,使这项工作基本上走入正轨。现就《代码》使用方法、存在的问题、改进建议简述如下。

  • 标签: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 中医药行业 国家标准 使用方法
  • 简介:通行本《医学入门》中《治风门》与《治热门》有一些疏漏之处,对照明代崇祯年间跃剑山房本《医学汇函》,参考其他相关文献,对一些误字和脱文进行勘误补正,以防以讹传讹,贻误后学。

  • 标签: 医学入门 医学汇函 治风门 治热门 勘误
  • 简介:《本经》三品分类法,是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类,并明确指出: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君臣佐使本指国家官系等级层次,只有各个层次发挥各自作用,才能构成完整的有机国家社会,如同《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中,十二脏腑之功能、地位及相互关联,不单是一个生理学、生命学和生物学问题,它涵盖了很重要的社会问题.

  • 标签: 《神农本草经》 分类法 三品 灵兰秘典论 《本经》 君臣佐使
  • 简介:世界权威医学杂志英国《柳叶刀》10月21日在北京推出“中国专辑”。该杂志主编理查德霍顿博士称,这是一本向世界介绍中国卫生体制、成就以及挑战的专辑。

  • 标签: 《柳叶刀》 医学杂志 中国 世界 权威 出版
  • 简介:通过对部分中成药新药研究及生产过程中未充分利用药材资源的原因及由此造成的后果进行论述,提出了相关部门应对相关法规进行适当修订的建议,以达到减少药材浪费、保证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 标签: 中药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中成药新药研究
  • 简介:优化丹参提取凝胶剂制备工艺处方。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卡波姆的用量、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用量和甘油用量三因素进行考查,结果表明,丹参提取凝胶剂最佳处方为:丹参提取干粉1g;卡波姆3%,PVP0.3%,甘油10%,亚硫酸氢钠0.1g,羟苯乙酯醇溶液(50g/L)0.1mL;三乙醇胺(调pH至5-6);加蒸馏水共制20g。

  • 标签: 丹参 正交设计 处方设计 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