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药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36例排卵障碍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于月经第5天口服克罗米酚50mg,每日1次,连服5天。共观察50个月经周期。观察组1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共观察45个月经周期。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子宫颈部黏液改变情况及盆腔积液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UnrupturedFollicleSyndrome,LUFS)发生,且子宫内膜厚度增加。结论:针刺联合克罗米酚促排卵的排卵率、受孕率均高于单纯口服克罗米酚。

  • 标签: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克罗米酚 不育 女性 超声波检查法 排卵诱导
  • 简介:目的:观察灸药结合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予艾灸配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对照组43例,予单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计分、眼征计分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症状计分及眼征计分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所需时间也少于对照组。结论:艾灸配合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起效迅速、疗效可靠。

  • 标签: 灸法 间接灸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桥本甲状腺炎
  • 简介:张梦侬(1896—1977),湖北汉川人,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上世纪30年代即享誉大江南北,至70年代已是名扬全国的中医耆宿。笔者在进行有关文献研究时,有幸在张梦依故居发现其手稿数册,暂名为《张梦侬临证拾遗》。其中记载他善于药并用治疗疑难病医案,似可窥见张梦依高明医术之一斑,故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如实抄录,希望有识之士从这些病例分析中得以启迪。

  • 标签: 疑难杂病 针药并用 张梦侬 专家经验
  • 简介:静脉留置又称套管,作为头皮的换代产品,在我科开展的无痛人流室的工作中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手术中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麻醉药物的外渗,不易脱出血管,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技巧 手腕桡侧头静脉
  • 简介:目的:观察药并用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阿普唑仑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连续2周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4个疗程。结果与结论:药并用有效减轻失眠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顽固性失眠 归脾汤 针刺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浮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浮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0d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ofDailyLiving,ADL)。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shworth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浮配合电针可明显缓解偏瘫肢体的痉挛并且优于对照组。结论:浮配合电针可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偏瘫的痉挛状态。

  • 标签: 针刺疗法 电针 中风 并发症 偏瘫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目的:观察奚清法护理糖尿病足筋疽的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筋疽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用中西医结合的“清法”护理创面,对照组单用西药护理创面,观察两组患足红肿的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在改善患足红肿、治愈率方面均有非常显著意义的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清法”分期护理糖尿病足筋疽,患足红肿时间明显缩短,治愈率明显提高。

  • 标签: 糖尿病足筋疽 奚氏清法 分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普拉索片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早期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普拉索组、司来吉兰组与金刚烷胺组,分别给予对应的药物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分别采用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II、III)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普拉索组治疗后第3、6个月的UPDRS评分呈连续性降低趋势,且均明显低于司来吉兰组、金刚烷胺组(P〈0.05或P〈0.01)。[结论]普拉索片作为治疗早期帕金森病的一线用药,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司来吉兰 金刚烷胺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刀拔吸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分别采用微刀拔吸疗法及电针治疗。结果:术后对50例患者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1.2个月)。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82.15%,远期有效率为91.1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疗法——微刀拔吸疗法,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单纯应用电针相比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于恢复,可以使症状得到迅速缓解。从而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针刀拔吸疗法 电针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对罗恩病(CrohnDisease,CD)肠纤维化大鼠结肠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从TGF-β/Smads信号途径探讨针灸治疗CD肠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雄性清洁级SD大鼠建立CD肠纤维化模型,应用随机的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和灸组、电针组、隔药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任何治疗;温和灸组、电针组、隔药灸组均取天枢、气海穴,分别施以温和灸、电针、隔药灸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各组大鼠结肠TGF-β与Smad4蛋白的表达;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FQ-PCR)检测结肠Smad4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P〈0.01)。经温和灸、电针、隔药灸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或P〈0.05)。结论:CD肠纤维化大鼠结肠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多,温和灸、电针、隔药灸天枢和气海穴均可下调CD肠纤维化大鼠结肠TGF-β蛋白、Smad4蛋白及mRNA的异常表达。

  • 标签: 灸法 电针 间接灸 克罗恩病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