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技术在乳腺病灶大小测量上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2例乳腺病变患者,对其病灶大小先后作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测量,对比二者的病灶大小测得结果。结果与病理结果差值在2mm以内的患者,常规超声下有14例(26.92%),CEUS下有32例(61.54%),可见的诊断准确性要明显优于常规超声,统计学有差异(P<0.05)。有1例(1.92%)肉芽肿型乳腺炎患者的测定结果较术前有所增大。结论对乳腺癌有较高的鉴别价值,即其测定结果与病理结果的误差非常小,且可以清晰反映肿瘤血运。

  • 标签: 乳腺病变大小 超声造影微血管显像 测定结果 常规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病灶的诊断中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所具有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5月到2016年5月这三年间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乳腺癌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择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全部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组间对比两组患者在超声影像上的不同。结果研究组以整体增强为主,主要表现为峰值强度上升,达峰时间较短,增强后病灶范围扩大,消退模式多为不均匀消退;对照组以部分增强为主,主要表现为峰值强度下降,达峰时间较长,增强后病灶范围缩小,消退模式多为均匀消退。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可以辨别乳腺病灶的血流灌注、增强模式与形态边界,对乳腺病灶的良恶性具有很高的鉴别价值。

  • 标签: 乳腺病灶 实时超声造影 诊断价值 良恶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与电刀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病例资料,其中233例术中应用超声刀为A组,另233例术中应用电刀为B组。结果超声刀组术后引流管引流量较电刀组明显少,留置时间短,且腋窝积液及淋巴瘘几乎无发生。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超声刀术后并发症少,减少了患者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

  • 标签: 超声刀 电刀 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198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方式,在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后,采用放置2根引流管,加压包扎、负压吸引,引流管1期拔除的传统方法操作。观察组行改良的手术方式,用皮瓣负压塑形替代加压包扎,引流管分2期拔除操作。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积液发生率和积液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术的方式,能够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皮下积液
  • 简介:乳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绝经前后的妇女,在我国现已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1],并有年轻化趋势[2]。中医认为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中医通过对女性生理的认识,总结乳腺癌的发病与肝失疏泄、肾气亏虚及冲任失调等关系密切,从而奠定"从肝论治"的基础,为预防乳腺癌提供依据,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 标签: 乳腺癌 从肝论治 治未病 乳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临床护理中全部行Orem自理模式,并探讨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达到百分百,全部康复痊愈出院,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4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有明显改善。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Orem自理模式,受到患者普遍认可,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情绪,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Orem自理模式 乳腺癌患者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