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人类进行输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在历史上,人们曾经尝试着在动物之间进行输血实验,甚至还把动物的血输给人类……历史上冒险的输血最早的动物输血试验是英国人罗维尔在1665年进行的。他把一条失血过多濒于死亡狗的静脉与另一条健康的狗的静脉用鹅毛管连接。随着血液流入,失血狗奇迹般地转危为安。1667年,法国国王的御医丹尼斯(Jean-BaptisteDenis)首次进行了动物血液输入人体的试验。

  • 标签: 法国国王 丹尼斯 罗维 有道 羊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分析2021年1月-3月900例患者ABO,Rh(D)血型,采用全自动血型仪与试管法进行对照试验结果的相符率。结果:对照试验中900份血型标本剔除仪器不能判读结果16例,与试管法符合率100%,即自动判读正确率为100%。仪器灵敏度远高于试管法。结论: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准确率较好,为医疗诊断、医疗举证提供了便利。

  • 标签: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血型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ABO疑难血型产生原因和正确血型鉴定方法,意在提高疑难血型鉴定准确性。方法:把2022年1月到2023年7月本院收集的献血者45例纳入研究,经微孔板法开展ABO血型正反定型检测,选出疑问标本并开展试管法复检,并实行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球蛋白试验、特异性鉴定工作,鉴别患者血型。结果:本组45例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后,无标本差错例数35例,1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样本,包括4例(40.00%)抗体减弱,2例(20.00%)抗原减弱,2例(20.00%)冷自身抗体,1例(10.00%)同种抗体,1例(10.00%)亚型。结论:ABO疑难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原因比较复杂,结合患者基本资料,开展科学检验和分析,可保证疑难血型鉴定准确性,提高患者输血安全。

  • 标签: 疑难血型 鉴定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ABO疑难血型产生原因和正确血型鉴定方法,意在提高疑难血型鉴定准确性。方法:把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本院收集的献血者45例纳入研究,经微孔板法开展ABO血型正反定型检测,选出疑问标本并开展试管法复检,并实行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球蛋白试验、特异性鉴定工作,鉴别患者血型。结果:本组45例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后,无标本差错例数35例,10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样本,包括4例(40.00%)抗体减弱,2例(20.00%)抗原减弱,2例(20.00%)冷自身抗体,1例(10.00%)同种抗体,1例(10.00%)亚型。结论:ABO疑难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原因比较复杂,结合患者基本资料,开展科学检验和分析,可保证疑难血型鉴定准确性,提高患者输血安全。

  • 标签: 疑难血型 鉴定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输血前ABO及Rh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影响。方法 将50例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在输血前均接受及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结果 本次参与研究的50例血液样本在进行抗体筛查后,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1例,占比2.00%;血型鉴定结果以O型最多占比40.00%,其次为B型的28.00%、A型的24.00%、AB型的8.00%及Rh血型的2.00%。结论 输血前进行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可准确掌握患者血型情况,并制定针对性输血方案,从而显著提升输血安全性,并降低医疗事件的发生。

  • 标签: ABO血型 Rh血型 血型鉴定 抗体筛查 输血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ABO血型与常见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01月至2022年05月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收治的1119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来我院体检的123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常见骨折患者与健康人群的ABO血型分布情况判断骨折的发生与ABO血型的相关性,再分A型、B型、O型、AB型4种血型分别比较骨折患者相对于对照组发生骨折的OR值来确定各血型人群发生骨折的相对危险率。结果  骨折与对照组血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A型血是腰椎骨折的有害因素(OR=2.074,P

  • 标签: []骨折 ABO血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精准化输血中Rh血型抗原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受血者标本和献血员红细胞标本均采用血型全自动分析系统检测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在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中上传检测结果,并自动匹配与受血者的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的血袋,交叉配血试采取抗人球蛋白卡式法、凝聚胺法验进行,实现输血精准化。结果:90%以上受血者实施精准化输血后可获得与Rh5种血型抗原和ABO血型完全相合的输血,且与实施前相比可显著降低有输血史、多次输血者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且可提升疑难配血在不规则抗体阳性下的成功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精准化输血中Rh血型抗原检测的效果显著,即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防治产生Rh系统抗体,提升了输血安全性和疑难配血成功率。

  • 标签: 精准化输血 Rh血型抗原 检测价值
  • 简介: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应用氩激光治疗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68例(68眼),分析治疗前后视力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的变化。结果68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48眼(占71%);不变15眼(占22%);下降5眼(占7%);FFA对比观察有效54眼(占80%);好转11眼(占16%);无效3眼(占4%)。结论视网膜激光光凝能减少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新生血管,并能促使黄斑水肿消退,从而不同程度地改善视功能。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氩激光 视网膜光凝 缺血型视网膜静脉阻塞 RVO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血型实验室输血质量的控制与管理措施展开分析。方法 将我院在2020年1月到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接受了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型实验室输血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的优化进行探讨。结果 100例输血患者中,共有10例出现了交叉配血不合情况,不过输血事故发生率为0。(P<0.05)结论 为保证输血安全,有必须做好输血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我院将继续从献血者血液质量检测、血液运输保留以及血型鉴定这几个方面对输血质量控制工作进行完善。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质量 控制 管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血型实验室中实施针对性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输血安全和减少输血安全事故。基于此,本文对提高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的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了解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输血安全的重要作用。

  • 标签: 血型 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在ABO疑难血型的检测、配血处理方案中,对血清学检测的价值进行了探讨分析。方法:研究的对象、数量: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样的病例、60例,之后对择取的60例样本施以盐水试管法、盐水法+凝聚胺法、盐水法+凝聚胺法+吸收放散试验进行鉴定检测,详细记录检测数据并予以分析。结果:盐水试管法、盐水法+凝聚胺法、盐水法+凝聚胺法+吸收放散试验检测的符合率分别为48.33%、51.67%、81.67%,数据比较得知盐水法+聚宁胺法+吸收放散试验检测的符合率更佳(P<0.05)。结论:将血清学检测方法实施在ABO疑难血型的检测中,可准确鉴别出患者的血型,同时也为临床输血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血清学检测 ABO疑难血型 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