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抗凝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以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7-2015.3本院收治的恶性肿瘤住院患者450例,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正常化疗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4100单位,一日一次皮下注射,连续7天,然后微量阿司匹林肠溶片20㎎一日一次口服,连用3个月。监测其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并发症及总生存时间。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和Fib水平较观察组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1)。2、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7天后,仅3例患者出现牙龈出血,不影响治疗,1例在治疗第4天出现黑便,停用低分子肝素钙。3.治疗组OS(28.5月)较观察组(26.6月)延长,但P=0.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低分子肝素 高凝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手术室术中预防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的12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60例,在术中给予预防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在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就两组患者其术前与术后的凝血指标以及血小板参数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其术后5d的凝血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的血小板参数也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手术室术中预防护理干预的模式,其能够有效避免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手术 预防性护理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护理干预对于腹部手术后肠粘连的患者发生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住院进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对象,将这8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取一般的入院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的要低,两患者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减少粘连肠梗阻的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腹部手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1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肠梗阻发生率为2.9%(1/35),对照组的肠梗阻发生率为11.1%(4/3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3%(2/3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6/36),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预防腹部手术后粘连肠梗阻的效果较好,能显著降低黏连肠梗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部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ICU护理工作的进一步提高。ICU患者的护理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我院自ICU成立以来,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知识,减少了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口腔感染的预防护理,对促进重危患者的康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口腔是病源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人体患病时,机体抵抗力降低,细菌在口腔内容易繁殖,常引起口臭、局部炎症、溃疡和其他并发症,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在我们平常的工作中尤为重要。

  • 标签: 口腔 感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其具有发病率高、病程发展快、难以治愈及治愈后易复发的特点,临床上是否发生压疮已经成为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患者皮肤护理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

  • 标签: 压疮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