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检测对膜性肾病(MN)的诊断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入院诊断的58例MN患者,其中包括特发性膜性肾病(IMN)32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26例,对其进行PLA2R抗体检测,评估检测结果。结果:除甘油三酯(TG)以外,IMN组患者的24h尿蛋白(24hUP)与白蛋白(Alb)等各项指标均高于SMN组,IMN组的PLA2R抗体滴度、抗体阳性高于SMN组,IMN组的IgG1-3亚型抗体滴度与阳性均低于SMN组,IgG4亚型抗体滴度与阳性高于SMN组(P<0.05)。结论:PLA2R抗体检测可鉴别诊断MN疾病类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 抗体检测 膜性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5月-2022年05月间在我员接受治疗的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处理,分为参照组(3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实施循证护理)2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糖指标水平明显比参照组的指标水平更低,组件数据比对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2.86%明显比参照组并发症发生17.14%更低,比对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其护理效果显著,可控制及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循证护理 老年2型糖尿病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相关指标和胱抑素 C(Cys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A1(HA1bc)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60名T2DM患者及60名正常体检人群,回顾性分析其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CysC的差异和其与HA1bc的相关性。    结果:TG、LDL、Apo-B和HA1bc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和Apo-A1的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血清 TC、TG、LDL、ApoB、CysC水平与HA1bc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HDL和Apo-A1与HA1b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01)。 结论:2型糖尿病中脂代谢指标、胱抑素C与糖化血红蛋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够为疾病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2型糖尿病 脂代谢 胱抑素C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评估中检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价值。方法:择选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FBG、PBG2h、HbA1c检测,之后再进行眼底检查,将其中眼底正常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FBG、PBG2h、HbA1c水平。结果:两组FBG水平比较,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HbA1c、PBG2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FBG、PBG2h水平

  • 标签: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尽管针对各种恶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方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脑胶质瘤的治疗进展却差强人意。有效的治疗方法的开发和通过血脑屏障需要的足够剂量的确定仍然是胶质瘤治疗中的严峻挑战。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胶质瘤发生和进展的机制的研究对促进胶质瘤病理学的理解以及新型治疗策略的开发至关重要。长链非编码RNA是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由RNA 聚合酶 II催化转录形成,具备聚腺苷酸化和加帽等特征[1,2]。长链非编码RNA除了在染色质重塑、修改染色体连接、转录控制和核内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控中发挥作用外,还可以调节细胞质内的信使RNA转运、翻译和翻译后修饰。随着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转录组学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先前未知的长链非编码RNA被研究人员发现,并且被证明与许多物种的多种生理或病理进程密切相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LncRNA 诊断 增殖 迁移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质量管理对院感控制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采用护理质量管理,对比两组院感控制以及护患纠纷。结果:研究组院感控制97.50%,高于对照组院感控制80%;研究组未出现护患纠纷情况,对照组护患纠纷10%(P<0.05)。结论:加强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提高院感控制水平以及降低护患纠纷情况发生有重要作用,可推广。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院感控制率 护患纠纷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对院感控制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病例资料起止时间为2022.01-2023.01,以72例我院收住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中各包含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管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应用护理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院感控制、护患纠纷等指标。结果:经检查后,研究组患者的院感控制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护患纠纷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并能够减少护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质量管理 院感控制率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食管结石临床上较为少见,原因可能是食物较少存留于食管,且食管内为低酸环境,但对于能够引起食物残留于食管的疾病如: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狭窄等可致食管结石的形成,现就我院收治的2例食管结石作如下报告。

  • 标签: 食管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与贫血三项在妊娠期女性贫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来院就诊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孕妇50例,对照组采用测定血红蛋白(HGB)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清铁蛋白水平加强孕早期监测。并根据结果对孕妇进行铁剂的补充,对比两组孕妇发生贫血的概率。结果:对照组发生贫血的患者有8例(16.00%),观察组1例(2.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孕早期血清铁蛋白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铁剂补充,可以降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铁蛋白 血红蛋白 监测 妊娠期 贫血预防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深入剖析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诊断过程中运用尿微量白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涵盖的对象是79例因糖尿病肾病来我院诊治的患者与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80例患者,将糖尿病肾病患者设置为本实验甲组,将健康体检者设置为本实验乙组,实验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9月-2021年7月,给予两小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而后对比相关指标,同时比对甲组1期与4-5期患者相关指标。结果:统计数据表明,甲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高于乙组患者,甲组中4-5期患者较之1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更高,P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早期糖尿病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的方法。通过对现有文献和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调剂差错是门诊药房中常见的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用药错误和不良反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几种策略: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药物知识和处方调剂技能;引入自动化系统和条形码技术,减少人为错误;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包括药物审查和双重确认等。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门诊处方 调剂差错率 质量控制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超滤技术是一种在蛋白质分离纯化中广泛应用的技术,它通过膜分离的方式,实现对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本文将超滤技术的原理、蛋白质分离纯化中的应用以及优势和局限性予以综述。

  • 标签: 超滤技术 蛋白质 分离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