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程中头位难产的识别与临床处理方式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且临产后经四步触诊法结合B超检查而筛查出的横枕位和枕后位的产妇100例,按照产妇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均设置5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产妇均给予顺其自然分娩,不给予任何特殊临床处理;观察组产妇给予人工破膜、产妇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和徒手旋转胎头处理。对于两组宫缩乏力的产妇均给予催产素加强产力,行胎心监护。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92.0%,对照组产妇仅为74.0%,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潜伏期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宫口扩张速度没有明显的差别,P>0.05组间比较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活跃期观察组产妇的先露下降平均速度、宫口扩张速度,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熟练掌握头位难产的征象,严密观察产程,及早识别头位难产,并及时给予人工破膜、产妇体位、徒手扩张宫颈和徒手旋转胎头等临床护理,可显著降低产程胎头难产发生率,对于确保产妇与胎儿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头位难产 识别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头位难产是产科中常见的情况,指非枕前位之胎头,因盆腔内回转受阻造成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或者因胎头俯屈不良造成胎儿先露、额先露、顶显露等情况。作为产科常见的疑难症,处理起来非常棘手,再加上不同头位难产的产妇情况和特点不同,如何正确的处理头位难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次研究从导致头位难产的原因入手,总结其特点,就如何正确处理头位难产展开分析。

  • 标签: 头位难产 特点 处理措施 先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胎膜早破与难产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胎膜早破孕妇20例(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难产发生率,并且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观察产后母婴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难产发生率高,产后感染率低,新生儿窒息率低,P<0.05。为难产孕妇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胎儿均顺利娩出。结论:胎膜早破会进一步加大难产发生风险,一旦发现出现难产情况,必须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分娩顺利,避免给母婴带来不良影响。

  • 标签: 胎膜早破 难产 相关性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6例难产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63例,应用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分娩方法)和对照组(63例,应用胎背对侧卧位分娩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难产患者的成功分娩率以及不良事件(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难产患者的成功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难产患者的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 对侧卧位 处理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126例难产患者,按照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实验组(63例,应用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分娩方法)和对照组(63例,应用胎背对侧卧位分娩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难产患者的成功分娩率以及不良事件(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等)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难产患者的成功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徒手旋转胎头 对侧卧位 处理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膜早破难产发生率升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在我院的胎膜早破的孕妇中随机选取120例作为实验组,在随机选取同期没有胎膜早破现象的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胎膜早破产妇生产过程中发生难产的原因。结果胎膜早破的孕妇发生难产的概率明显高于健康孕妇。发生难产的原因主要由骨盆情况和胎儿情况以及孕妇的心理状态决定的。难产处理方法一般有阴道助产和剖腹产。实验组120例胎膜早破的产妇中发生难产的有48例,发生比例为40%;对照组120例健康产妇中发生难产的仅有18例,发生率为15%。结论对临床上出现胎膜早破现象的产妇一定要密切观察,她们较正常产妇更易发生难产。一旦发生难产,及时处理,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1。

  • 标签: 胎膜早破,难产,临床治疗观察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01-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助产护理在肩难产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出本院收治的48例肩难产孕妇作为样本,入院时间范围2019年1月~2022年1月,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24例——常规助产护理)、观察组(24例——优质助产护理)。对比两组肩难产产妇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负面情绪、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产妇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产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另外,观察组新生儿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50%,小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6.70%,差异性对比:P>0.05。结论:对肩难产产妇实施优质的助产护理,有助于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并减少产后出血量,可保证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肩难产 孕产妇 助产护理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在临床分娩中肩难产是其中一种并发症类型。该并发症的发生会使产妇分娩无法持续进行,对此需要接受全面且系统的助产,使其能够顺利进行分娩。一般情况下,肩难产的发生率较低,但该并发症具有发生突然且稳定性差的特点,所以并发症的发生程度无法进行预估。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临床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若延误对母婴生命安全均会造成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对肩难产的助产方法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肩难产 助产方法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难产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取数字随机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可能难产孕妇分成甲乙两组各35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甲组产妇出现产后出现、会阴伤口延裂情况显著高于乙组,且新生儿出现窒息、锁骨骨折与臂丛神经损伤情况也显著高于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甲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7.14%,同乙组的97.14%比较,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难产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可明显改善产妇与新生儿的分娩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整体效果显著。

  • 标签: 难产 预见性护理 锁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产钳助产于分娩困难产妇的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分娩困难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给予胎头吸引器助产,研究组给予低位产钳助产.结果:研究组转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掌握助产指征以及操作要点的前提下,采用阴道产钳助产分娩困难产妇的价值较高,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 标签: 阴道产钳 分娩困难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临床分娩困难的产妇,予以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妇的干预效果。方法: 368例产科分娩困难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184例,对照组予以剖宫产分娩,观察组予以阴道产钳助产方式,对助产不佳者转剖宫产术,对比两组分娩情况与产后母婴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产妇大出血、新生儿窒息与产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 3.80%、 2.72%、 1.63%,对照组分别为 11.41%、 8.70%、 6.52%,各指标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分娩困难的产妇,采取阴道产钳助产可有效辅助产妇生产,降低剖宫产发生率及产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产前助产 分娩困难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难产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

  • 标签: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头位难产产妇中选取 80例,起止时间是 2017年 3月~ 2019年 12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 2个小组:对照组 40例,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 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徒手旋转胎头。比较 2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更高( 57.5%vs30.0%)、剖宫产率更低( 7.5%vs25.0%),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5.0%vs20.0%),差异显著( P< 0.05)。 2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试验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更短( P< 0.05)。结论: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胎头能提高顺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分娩方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头位难产产妇行产程护理干预的分娩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头位难产产妇,均为初产妇,按照数字随机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施产程观察、情绪安抚、环境护理等。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产程护理干预。待两组分娩后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情况,即剖宫率、产妇阴道分娩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头位难产产妇实施产程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产程时间,有助于产妇坚持阴道分娩,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分娩结局 产程护理 头位难产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产妇的分娩方式以及导致难产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我院30例经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抽取我院3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患者的分娩方式、难产因素以及新出生婴儿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异常分娩的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难产危险因素以及难产几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出生婴儿异常情况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经产妇 分娩方式 难产 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6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