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巴林联合文拉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分配法”将我站门诊78例PHN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瑞巴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文拉辛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精神状况、睡眠质量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比对照组高(p值<0.05)。结论将瑞巴林和文拉辛联合使用到PHN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神经疼痛,提高睡眠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普瑞巴林 文拉法辛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疼痛评分 精神状况 睡眠质量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血站成分献血宣传招募的新思路,拓展成分献血者,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方法 采用移动单车进高校和市区街头进行宣传采集血小板。结果 三家血站采集数据:北京血液中心,首都成分献血移动单采血小板从最初走进北京理工大学进行尝试,到2021年4月已经走进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30余所首都高校,年采集量约30000U。截止至2020年底,移动单采血小板共出车201趟次,采集6005人次6385治疗量。红河州中心血站自2019年12月启用移动单以来,2020年度单同比上升16.8%,2021年1-4月单同比上升50%,年采集量4000U,增加成分献血宣传的直观性,提高成分献血的招募成功率,拓展成分献血队伍,满足临床用血需求。扬州中心血站: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自2020年12月移动单启用至2021年4月,移动单共进高校采集14次,进乡镇采集2次。共采集单采血小板96人次,达161个治疗量,年采集量8000U。结论 移动单具有可行性,有效提高成分献血的宣传采集效率。

  • 标签: 成分献血 移动单采 宣传招募
  • 简介:2015年是医疗改革“十三五”规划启动的过渡之年,国务院和国家卫计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药品集中采购进入崭新阶段。11月26日,由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主办的“首届中国(广东)药品交易年会”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次大会旨在总结广东药品交易经验,分析未来广东及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新方向,探讨新常态下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 标签: 广东省 药品集中采购工作 快车道 药品价格 公立医院 药品交易
  • 简介:在近日召开的2015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孙志刚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进行详解。他表示,只有通过药品集中采购改革,解决目前公立医院药价虚高的问题,才能为打破“以药补医”的利益链创造条件,为下一步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腾出空间。特别是今年国家将取消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药品集中采购将是药价形成机制的重要一环。

  • 标签: 药品集中采购工作 药价虚高 改革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国务院办公厅 《指导意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外科手术后应用胃肠外营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后应用胃肠外营养的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研究发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外营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拥有良好的护理体验。同时令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升,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普外科 胃肠外营养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外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后续外手术切口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到2015年10月间进行外手术治疗的1252例患者,了解其手术切口出现感染的状况,并且针对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性质、住院时间等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其是否和感染存在着直接联系。研究结果卡方检验表面,在外手术切口感染问题中,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性质以及住院时间都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些因素也就是导致外手术切口感染的一些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在外手术治疗以及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要重点针对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切口类型、手术性质以及住院时间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更加容易出现感染问题的患者类型进行高度关注。

  • 标签: 普外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037-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刀治疗CINⅠ-Ⅱ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2015年10月我院就诊的66例CINⅠ级和Ⅱ级患者行利刀治疗,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和手术疗效。结果宫颈环行电切除术首次治疗成功率为96.7%。平均手术时间为(6.1±1.1)min;平均出血量为(10.1±3.5)ml。利刀治愈5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93.94%。术后2例患者术后1周出现阴道出血,出血量大于月经量,无术后感染、粘连以及宫颈管狭窄发生。。结论宫颈环行电切除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高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CIN诊治方法。

  • 标签: 利普刀 CINⅠ-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治疗性血细胞分离单术采集恶性肿瘤、血液病等患者血细胞的临床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患者行132次血细胞采集作为研究对象,积极做好采集前检查、化验等,并熟练操作血细胞分离机,妥善保护血管通路,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低血容量休克、过敏反应及低钙血症等不良反应,以及护理的对策。结果132例次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出现肿胀、恶心和口唇麻木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有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9/90)。结论采集前充分准备、采集中娴熟准确操作,并做到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处理机器故障,并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安全的有效对策。

  • 标签: 血细胞分离单采术 血液病 护理
  • 简介:摘要 自从循环血液中发现造血细胞,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就成为研究热点。血液成分单技术的实现,使得外周血干细胞(PBSC)广泛运用于自体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目前,血液成分单技术[1]不仅用于外周血干细胞或血液制品的采集,而且用于治疗或预防几种移植相关并发症,亦为某些疾病提供了治疗选择。本文从外周血干细胞和血液成分单技术的发展、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并发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以及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单采技术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外护理的各类安全因素及相应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探究,并从而对具体的应对措施进行有效的寻找。方法:此次研究将选取本院在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所接收的普外科500位患者作为相应的研究对象,并且对500位患者在具体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护理风险发生几率,进行深入的调查,并且对相应患者所出现各类护理风险。各类因素进行有效的总结与探究结果,根据相应的调查可以得出。本次研究所选取的500位患者当中,有38例患者出现了相应的护理风险,整体风险出现率占全部样本的7.6%。并且通过相应的总结可以得出护理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并且无法进行有效的规范操作,同时护患之间所存在的沟通不良以及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缺失等诸多问题,均有可能导致相应的外护理存在各类安全风险。结论:在普外科的临床护理过程当中,导致相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所存在的因素具有着较多的现实特点,由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相相的控制与防范措施,进行有效的开展与实践。

  • 标签: 普外护理 安全因素 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