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疫苗作为人类抵抗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但诸如“山东非法经营疫苗事件”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这迫使疫苗全程追溯体系建设需要加快脚步。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疫苗全程追溯体系建设的现状、建设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面临挑战以及未来建设方向。

  • 标签: 疫苗全程追溯体系 建设现状 挑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追溯码前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应用追溯码之前的55例次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物品为对照组;同时选择应用追溯码后的55例次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器械物品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前后的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管理质量评分和对照组比较更优,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应用追溯码后可以显著提高管理质量评分,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 标签: 追溯码 消毒供应室 管理质量评分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总结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提高灭菌效果,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将追溯系统应用于再生物品的申请、回收、确认、包装、灭菌、发放等过程,观察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从各个环节来避免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完善了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灭菌包的质量控制进一步提高。结论 追溯系统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有助于消毒供应中心全程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条形码 扫描 科学数据 质量追溯
  • 简介:摘要:从目前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的应用来看,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中,使用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管理系统,不但能够解决消毒供应中心的消毒记录存档的问题,同时还能降低消毒供应中心的成本消耗,提高管理效率,解决人员操作随意性大和难以实现有效管控的问题。了解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的优势,并做好质量管理追溯信息系统的应用,对推动消毒供应中心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能根据消毒供应中心的实际情况优化工作流程。

  • 标签: 质量管理 追溯信息系统 消毒供应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追溯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采用可追溯管理前后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以及因器械导致的患者感染率。结果可追溯管理后器械消毒合格率为98.65%,明显高于可追溯管理前的合格率(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追溯管理前因器械导致的感染率为2.45%,明显高于可追溯管理后(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追溯管理可提高手术包消毒灭菌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能明显较少因手术器械问题所导致的患者感染。

  • 标签: 可追溯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应用信息追溯系统平台所取得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2.06-2023.05期间接收的496份外来医疗器械予以研究,将其按照外来器械管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以常规管理为主的参照组,以信息追溯系统平台为主的研究组,比较两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相较参照组更优(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中应用信息追溯系统平台可有效提高外来医疗器械管理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信息追溯系统平台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CSSD软式内镜管理实施信息质量追溯系统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软式内镜38件,纳入时间属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分组应用抽签法形式,2组均19件,常规管理纳入到对照组之中,信息质量追溯系统管理的视为观察组,就组间操作质量分值、合格率情况予以对比。结果:(1)观察组的软式内镜清洗、消毒、干燥、包装、消毒分值较之于对照组得以提高,能够明显发现组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水平,P<0.05。(2)较之于对照组(78.95%)软式内镜,其观察组(100.00%)的合格率有所提升,期间差异性水平较高,P

  • 标签: CSSD 软式内镜 信息质量追溯系统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医疗器械追溯方式存在信息不对称、易篡改等问题,无法有效保障产品的可追溯性和溯源能力。而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天然的可追溯性和数据安全性,为医疗器械追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综合评价方法能够对医疗器械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质量、安全、性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为医疗器械的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区块链技术 综合评价 医疗器械追溯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中的样本资料采用常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观察组的样本资料采用质量追溯系统进行处理及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清洗效果、包装质量、灭菌效果、回收及时性、供应及时性等方面的评分。结果观察组采用质量追溯系统后,清洗效果、包装质量、灭菌效果、回收及时性、供应及时性等方面评分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质量追溯系统融入消毒供应室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跟踪消毒器械各个流程状态与责任人,大大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质量追溯系统 条形码 消毒供应室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品管圈提高手术器械闭环电子追溯规范率,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3月1日—31日共31天,查检装配手术器械14857份作为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模式前的对照组,选取我院2023年6月1日—30日共30天,查检装配手术器械12677份作为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模式前的观察组。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修订实施标准、优化组合、修订清单、固定标识、全面推广等五项措施,对策实施顺序分为三步进行:修订标识牌制作标准,全面更新器械标识,增添固定卡扣。分别统计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手术器械闭环电子追溯的状况及圈成员评分情况。结果:实施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后,手术器械电子追溯规范率由活动前39.17%提高到91.22%、圈成员无形效果评分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手术器械闭环式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电子追溯规范率,确保手术器械回收、清洗、消毒、灭菌、运输、储存、及时供应等消毒供应全过程达致可追溯。并提升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加强科室间的协作、提升团队精神、快速适应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模式变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强化“患者安全”服务理念,加强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一体化管理的成效。

  • 标签: 学科建设,品管圈,闭环管理,电子追溯,消毒供应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灭菌与追溯的精细化管理的体现。方法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及理念,细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消毒、灭菌工作,同时精细化管理人员以及管理灭菌包的追溯等。结果精细化的管理方式能满足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的清洗及包装,管理人员仔细核查工作,严格控制手术器械灭菌质量。结论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在医院管理中非常有效,且在以后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构建及管理过程中,值得广泛的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精细化管理 追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72-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信息化追溯系统风险预警与干预措施应用在达芬奇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7月我院开展的200台达芬奇手术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基于不同的手术器械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未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实验组优化追溯系统落实风险预警与干预。分析对比手术器械处理状况与器械供应时间与合格率。结果:实验组有效验收率、清洗合格率、包条码打印正确率、监测记录合格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器械供应时间以及供应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信息化追溯系统能够有效应用于达芬奇手术器械的风险预警和干预,可以充分考虑处理流程中的难重点,基于专科工作人员的操作需求可以基于系统兼容优势进行适当调整与设计,从而提高风险预警处理的实用性,提升达芬奇手术器械的综合管理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达芬奇手术 器械处理流程 信息化追溯系统 风险预警与干预
  • 简介:大型综合医院的复杂性、动态性、现行规范的滞后性、高耗能、医院建筑特殊的视觉艺术特性及医院的定位不同,决定了创作应以逻辑性、简单、明了、直接,安全、效率、秩序为重点,视觉、心理因素、可持续发展、节能、预定管理理念、生态观应贯穿设计始终,最后提出了设计评价体系

  • 标签: 协调集合体 设计理念体系 评价体系
  • 简介:【 摘要 】:诸多药害事件的发生促进了药物警戒体系的生成与发展。为完善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药物警戒体系 , 需进一步加强对药物警戒工作的重视 , 设置药物警戒相关机构 ; 加强宣传教育与人员培训。同时利用各种药物警戒信息 , 加强信息沟通与利用。 持有人可 从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去完善药物警戒体系。建立药物警戒体系,贯彻落实法规要求的同时,也提高了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

  • 标签: 药物警戒 不良反应 体系
  • 简介:输血是治疗许多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输血并非绝对安全,严重的输血副作用甚至可致命,因此,输血不再被认为是只有益而无害的治疗手段,医生、病人和公众对输血安全更加敏感和关注。

  • 标签: 输血安全 监测体系 血液 治疗手段 输血副作用 多疾病
  • 简介:医院财务分析是以微观经济原理为理论基础,根据医院内外部经济信息,运用财务管理方法,对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及其效率和效果进行分解剖析,从而实现医院财务目标的管理行为.它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是对会计报表资料进行进一步加工、分析,以便了解、考查、评价和衡量医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决策需要.财务分析既是对财务计划完成情况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医院财务管理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标签: 体系构建 分析体系 医院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