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医院空调系统(中央空调、分体空调)的运行成本组成、数据来源、统计方式等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建立数学计算模型,利用鱼骨图等分析工具,在分析现有空调系统运行成本的基础上,以期找出适合医院后勤成本运行的统计模型和计算方法。同时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探讨适应医院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分摊、考核体系。

  • 标签: 医院后勤 运行成本 数学模型 空调系统
  • 简介:归纳总结战场传染病救治特点及野战传染病医疗所分类作业模式,分析信息化条件下传染病伤病员分类作业需求,设计并研制“野战传染病医疗所分类作业系统”,包括移动分类系统、分类管理系统两个分系统,共6个软件模块和4类硬件设备,并在实兵演习中得以运用,实现野战环境下准确高效分类大批量传染病伤病员的功能。

  • 标签: 野战传染病医疗所 分类作业 系统研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血液检验的贫血患者80例,根据贫血类型将其分为缺铁性及地中海贫血组,比较两组血液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缺铁性贫血组与地中海贫血组MCH指标差异不明显,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MCV、RDW及MCHC方面的水平差异显著,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检查结果诊断或鉴别贫血症患者,其MCHC、MCV及RDW指标可作为判断依据对缺铁性及地中海贫血患者进行确定,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应值得临床借鉴及应用。

  • 标签: 血液检查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造成多个器官损害,具有分布广、传播快、致残率高等特点。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莱姆病列为重点防治对象。本文结合国内外对莱姆病的研究结果,从病原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预防及治疗等方面阐述了莱姆病的研究进展,目的是为该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莱姆病,临床症状,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外孕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80例宫外孕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腹部B超诊断,同时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开腹组(40例)和保守治疗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和治疗情况。结果本文所研究80例患者中,诊断出卵巢妊娠21例,输卵管妊娠42例,腹腔内妊娠17例,诊断率100%。开腹组40例患者中17例行输卵管切除术,23例行保留输卵管术,保守治疗组有14例行输卵管切除术,26例行保留输卵管手术。开腹手术组输卵管通畅率有35例,占87.5%,保守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有30例,占75%,开腹手术组异位妊娠复发率为12例,占30%,保守治疗组有3例,占7.5%,开腹手术组宫内妊娠成功率为29例,占72.5%,保守治疗组宫内妊娠成功率为27例,占67.5%。从上述结果可知,保守治疗组患者异位妊娠复发率低于开腹手术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是输卵管通畅率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两组宫内妊娠成功率对比无意义(P>0.05)结论腹部B超宫外孕早期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意义,能有效防止患者出现异位妊娠破裂,在治疗方面药物保守治疗可部分代替手术治疗,但要严格把握适应症。

  • 标签: 宫外孕 早期诊断 腹部B超 开腹手术 保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胎儿唇裂的价值。方法对1500例孕18周以上的孕妇进行常规彩超检查,并尽可能显示及观察胎儿颜面部。结果检出胎儿唇裂11例,检出率为100%。5例为唇裂合并腭裂,6例为单纯唇裂。结论彩超对评价胎儿面部畸形具有重要作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唇裂切实可行,是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彩超 胎儿唇裂 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型肺癌应用CT联合MRI诊断的疗效,以丰富临床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中心型肺癌患者8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螺旋CT扫描检查,观察组则使用螺旋CT联合高场强MRI予以扫描检查。经扫描检查后,统计两组的诊断准确情况以及漏诊误诊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漏诊误诊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型肺癌应用CT联合MRI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降低了漏诊误诊现象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螺旋CT 高场强MRI 中心型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螺旋CT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检查与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门诊经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资料,通过手术证实CT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90例急性阑尾炎门诊患者的CT诊断84例,准确率为93.3%。结论CT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检查与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CT 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价值及准确性分析。方法选用61例在2014年度8月至2015年度8月于本院行疑似甲状腺肿瘤诊断治疗患者,分别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磁共振检查甲状腺肿瘤情况,而后对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技术的差异。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检测技术与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肿瘤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磁共振技术,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对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病理学诊断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5例行B超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65例病例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准确率和误诊率。对临床应用价值作出评价。结果65例患者中,B超检查相符61例,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93.8%,误诊率为6.2%。结论临床中运用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操作简便,具有无创性和检出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B 超检查 子宫肌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体表软组织包块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及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62例体表软组织患者进行术前检查,阐述常见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良性病变49例,恶性病变13例,高频超声对病变检出率为100%,准确率为80.65%(50/62),良恶性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以及肿块最大长径(L)/最大短径(S)比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及脉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可作为体表软组织包块的首选检查,对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彩色B超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120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共有135个乳腺肿块,所有患者先后分别采用常规超声和彩色B超诊断,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在120例患者135个乳腺肿块中,其中有良心肿瘤118个,恶性肿瘤17个。同时常规超声检查的乳腺肿瘤诊断准确度为88.1%。利用彩色B超检查其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度为90.3%。

  • 标签: 乳腺肿块 彩色B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肿瘤标记物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确诊的肺癌患者、肺良性病变患者以及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中各选择32例作为观察对象,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运用化学发光法对三组的CEA(癌胚抗原)、CA125(肿瘤相关抗原125)、CA199(肿瘤相关抗原199)以及NSE(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并分析检测结果,评价四种血清肿瘤标记物对于肺癌早期诊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的CEA、CA125、CA199以及NSE水平要高于对照A、B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EA和CA199两项指标水平的对比差异最为明显。结论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与肺癌诊断和分期判断有着密切联系,联合多项肿瘤标记物检测,有利于对肺病变程度作出有效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内孤立结节的高分辨CT征象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高分辨CT检查发现肺内孤立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良恶性肺内孤立结节中各高分辨CT征象的发生率。结果恶性肺内孤立结节组的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肺内孤立结节组,卫星灶、钙化发生率则小于后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分辨CT有助于显示肺内孤立结节的形态特征,毛刺、分叶、血管集束、卫星灶、钙化可作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肺内孤立结节 高分辨 CT征象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呼吸衰竭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症,临床上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水肿等等。患有呼吸衰竭的患者有呼吸困难、紫绀、抽搐、昏迷等临床表现,并且出现低氧血症和低碳酸血症引起休克,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因此,早期诊断呼吸衰竭并给予及时准确的救治显得至关重要。呼吸衰竭的临床诊断方法最主要的为血气分析,还可辅助检查肺功能、胸部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等。确诊之后,呼吸衰竭的患者需及时救治,治疗的方法有氧疗、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兴奋剂、机械通气以及支持治疗等,其中,机械通气中治疗效果最佳的方法是无创正压通气。经治疗后呼吸衰竭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减轻,休克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肺通气量增加,换气功能增强。

  • 标签: 呼吸衰竭 临床诊断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