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抑郁症患者自杀原因分析及护理思路。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4例抑郁症自杀情绪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实行自杀规范化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杀原因、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自尊量表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34例患者中,妄想症、幻觉为12(32.43%),缺乏自我价值为6(16.22%),因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与家人争吵为16(47.06%)。护理干预前,患者HAMD、SES评分为(30.67±2.55)、(52.08±2.63),干预后为(52.71±2.14)、(30.05±2.01),两组数据相比存在较大区别,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情绪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可能与意念产生的多种因素紧密相关,实行规范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树立患者对生活、学习的信心,还可以降低抑郁症复发率、死亡率,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自杀原因分析 护理思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了56名在医院接受治疗的稳定阶段的抑郁症患者,按住院时间将患者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活动,对观察组的患者同时进行认知行为干预。采用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不良情绪水平,采用NGASR量表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自杀意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NGASR量表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低分,这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具有显著的影响。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抑郁症 自杀意念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情况。方法 选择2021年3月到2023年3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2例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到我院治疗的22例伴有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执行功能进行对比。结果 ①观察组的MOT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SWM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除拒绝总数这一项外,观察组的RVP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伴有自杀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而言,伴有非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的执行功能明显更好,临床要采取措施进行积极的引导,避免患者逐渐形成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抑郁障碍而加重病症。

  • 标签: 非自杀型 自伤行为 青少年 抑郁障碍 执行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积极心理干预(PPI)应用在抑郁障碍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青少年中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2年5月我院的50例抑郁障碍伴NSSI青少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纳入25例,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纳入25例,提供PPI),评价组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渥太华自我伤害调查表(OSI)。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OSI更低,P<0.05。结论:对抑郁障碍伴NSSI青少年实施PPI,能够减轻抑郁程度及NSSI,值得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干预 抑郁障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青少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PFPS)在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中抽取64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的安全管理措施,观察组开展PFPS措施,对两组管理应用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根据PFPE态度调查问卷,观察组患者的态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住院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策略的制订,对于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患者安全策略 共同参与 创伤性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后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时间即2020年5月开始,2023年1月结束,收集研究对象60例(均在我院治疗脑卒中患者),行分组讨论,系统随机抽取办法划分参比组和实验组,每组研究对象30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和康复护理干预。围绕FMA评分、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护理满意度展开研究。结果:二组患者实行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均优异于参比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有着明显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预后恢复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延续护理对放疗患者群体的应用。方法 选用2021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患者34例,分为2组各17例。结果 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为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23.52%,P<0.05;观察组患者对此次护理的总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2.35%,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同样也优于对照组患者,效果显著,P<0.05。结论 对老年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延续护理可提高其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

  • 标签: 老年肺癌患者 延续护理 生存质量 影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