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 108例腹膜透析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 54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下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 5周、干预 10周后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测定,判断患者心理障碍的改善情况。结果:腹膜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患者在干预 5周和干预 10周时相对于干预前和对照组标准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心理障碍的产生与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和病情有密切关系;针对性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心理状况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 标签: 腹膜透析 心理障碍 原因 对策
  • 简介:文章介绍腹膜透析患者饮食管理的重要性及饮食干预的相关进展,分析饮食管理的难题。提出有条件的医院应建立由营养师、医师和护士组成的营养支持团队,同时应加大对慢性肾病饮食管理的信息化技术的投入与研发,提高患者的饮食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饮食 管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8例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访谈、分析资料,从医疗因素,个人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因素等方面对腹膜透析患者转血液透析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的原因有透析不充分、体内毒素清除率低、技术失败和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等,在腹膜透析转血液透析中转期给予准确的疏导和护理干预,平稳过渡到血液透析治疗,延长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腹透转血透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CRF患者,“双盲法”分单一组(40例,血液透析)、研讨组(40例,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较单一组,研讨组BUN、SCr、CTGF值更低,BMP-7值更高;并发症率更低,P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慢性肾衰竭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腹膜透析患者感染性腹膜炎的高危因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01月——2016年01月期间收治的82例腹膜透析患者,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透析液病原菌,探讨其高危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82例患者中有7例感染了腹膜炎,占8.54%、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的病原菌。经分析感染腹膜炎的主要因素操作不当、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结论感染性腹膜炎的患者主要是由于透析过程操作不当以及患者自身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差,我院呼吁应加强护理干预以预防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感染性腹膜炎。

  • 标签: 腹膜透析 并发感染性腹膜炎 高危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先后随机选取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膜透析综合护理,最终比对两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膜炎、感染及营养失调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腹膜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强化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诊治的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选取100例作研究对象,并实施强化健康教育,比较教育结果差异。结果护理前,本组患者对居家腹膜透析知识掌握评分是(3.6±0.3)分,低于护理后的(14.1±0.6)分(t=156.525,P=0.000),再入院率是3.0%。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强化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 标签: 居家腹膜透析 常规护理 强化健康教育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流程图对腹膜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86例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护理流程图干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结论:护理流程图干预效果显著,对各类意外事件具有防范作用,将其运用到腹膜透析患者护理工作中,能优化护理质量和水平,增强患者依从性,使临床护理得到预期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流程图 腹膜透析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在终末期肾病替代治疗上,腹膜透析对残余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显著,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被越来越多的腹膜透析患者接受。然而,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率、生存质量的因素来自多方面,这些因素之间并不都是独立起作用的。因此,应该从多方面、多环节着手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生存质量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透析方式应用于糖尿病尿毒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糖尿病尿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腹膜透析(CAPD)组和血液透析(HD)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两组的尿素氮、血糖及血肌酐等指标均下降,但差异不显著;CAPD组的Na+、K+、Cl-指标明显优于HD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两组的效果均较优,但腹膜透析在纠正电解质紊乱方面的作用更优于血液透析

  • 标签: 糖尿病尿毒症 腹膜透析 血液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肾衰竭患者接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总计纳入病例数为126,筛选于本院2019年12月一2021年11月阶段内确诊为肾衰竭并接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患者。电脑随机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3例。参照组接受腹膜透析,实验组接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评价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比两者的治疗效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23%,参照组为84.13%,实验组较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肾衰竭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 治疗有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动态血压监测指导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的意义.方法使用非侵入性的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34例腹膜透析(CAPD)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通常从早上9:00开始每30分钟记录1次血压,共监测24小时.结果所有病人24小时的平均血压是145.6/91.3mmHg,39.6%收缩压记录超过150mmHg,48.7%的舒张压记录超过90mmHg.糖尿病肾病患者(12例)平均血压是157.3/88.8mmHg,58.5%的收缩压记录和44.6%的舒张压记录超过150/90mmHg.平均血压、心率和血压负荷白天和夜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多数的CAPD患者伴有高血压的病人其血压控制不佳,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更差.大多数CAPD患者血压24小时节律性消失,白天和夜间高血压控制不佳并没有区别,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评估血压可以指导降压治疗和增加降压达标.

  • 标签: 动态血压监测 腹膜透析 高血压 节律性 血压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于2018年06月--2019年06月本院接受的腹膜透析患者51例,作为此次研究主体,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后患者腹膜炎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心衰发生率均低于护理前(p<0.05)。结论腹膜炎、营养不良、心衰是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最为重要的因素,可通过针对性护理措施予以控制、干预,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加快其康复进程。

  • 标签: 腹膜透析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转归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至今到我院进行腹膜透析超过2年以上的老年患者58例,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临床转归情况将患者分为继续腹透组、转向血透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患者的近期营养指标、透析充分性指标、水清除指标及残肾功能及其临床特点。结果死亡组的血清白蛋白和尿素清除指数(Kt/v)水平明显低于其他2组患者(P<0.05),继续腹透组的水清除指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继续腹透组的残肾功能明显高于其余2组(P<0.05)。死亡组18例中有8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结论腹膜透析不充分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死亡的主要病因是心脑血管病,残肾功能可影响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转归。

  • 标签: 老年 长期腹膜透析 临床转归 临床特点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