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治疗中,中医康复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中医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折早期肢体肿胀患者临床治疗中,中医康复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骨折 早期 肢体肿胀 患者 中医康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前超声在早孕期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2月来我院超声科就诊的孕11周-13周6天NT超声检查的孕妇34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连续顺序追踪法肢体(远端-近端)重点观察胎儿肢体,并留取规范化的标准切面。结果3458例早孕期胎儿共检出胎儿肢体畸形7例,漏诊1例,所有病例均经产后或引产后病理证实。结论早孕期(11周-13周6天)规范化的胎儿肢体超声检查,能够及早的发现胎儿肢体畸形,从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孕期胎儿畸形,使其对孕妇的影响最小化。

  • 标签: 早孕期 胎儿肢体 连续顺序追踪法肢体(远端- 近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12-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起到的作用。方法按照国际字母表法选取2013年04月~2015年09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化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予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量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为51±3,明显差于观察组的89±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的语言和肢体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2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60例)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语言、肢体康复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语言功能评分、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效果。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 语言康复 肢体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到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二科就诊的脑梗塞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护理后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肢体、语言功能评分及护理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脑梗塞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语言及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48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语言、肢体康复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的治疗有效率同样比对照组更高(95.8%>79.2%),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脑梗塞 语言 肢体康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134-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性护理干预对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6例骨折患者86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骨折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持续性护理 骨折 肢体功能恢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36-01
  • 简介:目的:分析对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采用痉挛治疗仪结合康复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6例老年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进行观察,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考组各48例,试验组采用痉挛治疗仪、康复疗法联合治疗,参考组采用康复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AROM、PROM、MAS分别评定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肢体运动功能、肢体痉挛程度,治疗一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肢体痉挛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AROM、PROM明显高于参考组,试验组MA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后伴有肢体痉挛患者采用痉挛治疗仪结合康复疗法治疗可以迅速改善肢体痉挛程度,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老年脑卒中 肢体痉挛 痉挛治疗仪 康复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偏瘫肢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间医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偏瘫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分别采用的是常规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护理,观察组在ADL、NDS、HAMD和Brunnstrom方面的评分全都高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偏瘫肢体护理中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能力以及促进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