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功检验中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结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研究组,选取65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进行肝功检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胆固醇水平(CHO)、总胆汁酸水平(TBA)、白蛋白水平(ALB)、血清胆碱酯酶活性(CHE)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检验,可通过肝功不同指标,充分了解肝组织受损程度,准确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 标签: 肝炎肝硬化 肝功能检验 结果 判断 严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功检测应用于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09-2016.03期间收治的9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纳入观察组,并且将同期于我院体检的95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肝功检测,比较两组肝功指标的水平、不同肝功Child-Push分级患者的肝功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固醇(CHO)的水平低,而总胆汁酸水平(TBA)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同肝功分级患者肝功指标差异,Child-PushC级患者的CHE、ALB、CHO水平低于A、B级的患者,而TBA水平高于一、二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肝功检测能够反映其肝脏受损程度,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也能作为治疗用药、疗效观察、预后判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临床意义 肝功能检验 肝炎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在2014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同时接受过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应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方法)与对照组(30例,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治疗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血清总胆红素)、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BIL、AST、AL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TBIL、AST、AL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保肝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异甘草酸镁 临床效果 甘草酸二铵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予肝切除术患者采取七氟烷麻醉后炎症应激反应以及肝功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肝切除术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49例患者采取七氟烷麻醉作为研究组,另49例患者采取丙泊酚麻醉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应激反应。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但是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日以及7日时各项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切除术患者采取七氟烷麻醉效果较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有利于改善肝功,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炎症应激反应 肝切除术 七氟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小切口治疗肝囊肿病的疗效及对肝功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58例肝囊肿病患者(2014年12月23日至2016年11月2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58例肝囊肿病患者进行分组。腹腔镜组29例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小切口术治疗,开腹组29例患者应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肝囊肿病患者的肝功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治疗后的AST、ALT水平均较开腹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90%,和开腹组患者(10.34%)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小切口治疗肝囊肿病的效果更显著,有助于肝功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 标签: 腹腔镜 小切口 肝囊肿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排尿功能异常情况,探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30例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间歇性清洁导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膀胱训练等相应护理干预措施,30天后观察两组病人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30天后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尿路感染及肾积水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实施膀胱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减少残余尿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功能异常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合并自身免疫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6例MDS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是否合并自身免疫异常将其分为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组(n=31)和免疫学检查正常组(n=115),比较其一般情况、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情况、血常规指标、染色体核型分布以及转白率、中位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146例MDS患者中,15例(10.27%)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另有16例(10.96%)患者出现免疫学检查异常而无临床症状,二者合计31例,占比(21.23%)。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组患者<60岁者比例、女性比例明显高于免疫学检查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血常规检查指标、染色体核型分布、转白率等指标无差异(P>0.05)。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明显短于免疫学检查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患者合并自身免疫异常多见于年龄<60岁的女性,且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MDS患者中位生存期缩短,提示自身免疫异常对MDS的预后可能存在不良影响。

  • 标签: 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自身免疫异常 临床特征 生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癌放疗对心电图与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所收治的肺癌患者,观察并比较患者放疗前后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结果。结果经放疗,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53.33%,心肌酶谱异常率为56.67%;左肺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66.67%、72.22%,明显高于右肺癌的33.33%、33.33%;放射剂量不低于55Gy肺癌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率分别为68.75%、75.00%,明显高于放射剂量低于55Gy肺癌患者的28.57%、28.57%。结论肺癌放疗会致心电图与心肌酶谱异常,引起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其损伤程度与放射剂量及照射部位有关,对肺癌患者行放疗时应注意保护心脏功能

  • 标签: 肺癌 放疗 心电图 心肌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关系。方法对自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选择67例患者,分别于早晨8点与下午4点行肘静脉血抽取,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甲状腺功能。结果轻度组患者与中度组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经与重度组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者与重度组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Ald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越严重则会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越大的抑制作用。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 关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医学研究观察法,选定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72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依照治疗方法的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联合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7.78%(28/36)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34/36)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出血量、止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治愈力,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异常出血 宫腔镜电切手术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