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职业专科医院职业诊断医师配置情况,为医院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促进该院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职业诊断医师基本情况、取得诊断资质情况以及2018-2022年患者申请职业诊断情况开展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该院职业诊断医师配置能够基本满足诊断工作需求。结论:建议待江苏省出台省级职业专科医院评审细则后对标找差,同时丰富职业诊断医师临床专业结构。

  • 标签: 职业病 诊断医师 资源配置
  • 简介:护士工作三班倒。经常上夜班,生物钟被破坏,容易导致身体机能紊乱,增加了心脏等疾病的发生几率。急诊科情况紧急复杂,严重外伤常常惨不忍睹。一线护士经常面对这种场面,所以精神高度紧张,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 标签: 一线护士 上夜班 机能紊乱 亚健康状态 急诊科 严重外伤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疗卫生领域当中,职业是一个很大的门类,其不仅仅会给个人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对劳动者的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这也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和谐发展当中的不稳定因素。现在我国对于职业的分析和调查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并且也形成了自身的职业健康体系,对于相关医疗卫生工作的开展来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针对职业危害因素识别在职业诊断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职业病 危害因素 识别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职业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策略分析。方法:纳入本院60例职业住院患者样本,纳入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随机将其均分为2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30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安全护理管理),对比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状况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相比,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

  • 标签: 职业病 住院患者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控制职业的治疗中展开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方法本次实验的100名研究对象是近两年在我院呼吸科进行尘肺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选择的,对其进行分组,一组采用日常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另一组采用强化职业卫生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情况和对职业的了解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通过职业卫生健康教育后,其肺功能指标情况和对职业的了解情况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职业卫生健康教育 职业病 尘肺 预防控制 重要性
  • 简介:摘要随着《职业防治法》、《职业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及一系列职业诊断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我国职业诊断及鉴定工作正日趋规范和完善,但是职业群体仍然呈逐渐扩大趋势。通过总结针对某企业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过程,探讨确立职业健康管理联合体服务模式新思路,提出合乎现实发展的有效方式,调动个人及企业的积极性,有效利用有限资源来获得最大的健康效益。

  • 标签: 健康管理 企业 职业病健联体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35-02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健康教育在职业预防性体检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21年02月-2022年02月对本院接收的500例职业预防性体检者作为课题对象,将之随机分组干预,其中参照组250例常规干预,实验组250例落实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职业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职业病 预防性体检 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通过开展职业健康检查,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职业。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给予重视,并定期组织工作者积极参与检查,根据检查结果采取合理的防护措施,可以避免许多职业的发生。本文分析了落实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

  • 标签: 职业健康检查 重要性 影响因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应用在职业预防性体检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头。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进行职业预防性体检的10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即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给予对照组受检者常规体检护理服务,而观察组受检者不仅接受常规的体检服务,还接受了健康教育措施,对比两组受检者的健康认知水平。结果在体检3个月后,观察组的健康认知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职业预防性体检中,对受检者加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增强受检者对职业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障受检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职业病 预防性体检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健康管理应用于职业预防性体检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01月-2020年01月在某职业健康体检单位进行预防性体检者共计85例,分42例入对照组(行常规体检)和43例入观察组(行常规体检+健康管理),体检效果通过体检后两组的职业预防知识评分、健康防护执行评分和体检服务的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组职业体检预防效果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预防性体检 职业病 健康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采用主观和客观评价方法,对经颅磁刺激治疗职业性布鲁氏菌病患者和急性中毒性脑恢复期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为期8周的临床研究。8周结束后,两组患者主观情况及客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均未影响疗程。提示 经颅磁刺激对改善职业性布鲁氏菌病患者疲劳感和急性中毒性脑恢复期患者主客观睡眠质量有一定疗效,可供临床医生选择。

  • 标签: 经颅磁刺激 职业性布鲁氏菌病 急性中毒性脑病恢复期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油库工作人员的职业特性给他带来的健康上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通过对油库内工作环境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其中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噪声和溶剂汽油、苯、甲苯、二甲苯等烃类化合物,在对工作环境内的这几项危害因素做相应的强度或浓度测试,再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来进行分析。结果各项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数据皆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苯浓度离指标相差得还很远,只有噪声的检测结果接近限值。结论对油库工作人员造成健康危害的主要因素为苯浓度和噪声,需要加强油库环境的日常管理,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

  • 标签: 油库 职业病 危害 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53-02
  • 简介:摘要:文章系统分析了密闭空间工作环境中的职业危害,以及实施有效控制技术的必要性和方法。密闭空间工作环境独特,导致员工面临各种健康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缺氧、有毒气体暴露和心理压力。通过研究现有文献,提出一系列控制技术,旨在减少这些职业的发生率,并提高密闭空间工作的安全性和效率。

  • 标签: 密闭空间 职业病危害 控制技术 健康风险 工作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5年至2021年重庆市万州区疑似职业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导致其职业相关影响因素展开总结。方法:对2015年至2021年期间内来我院进行职业健康体检患者视为本研究观察对象,共计41例,对其职业以及相关鉴定机构诊断状况展开研究。结果:在41例疑似职业病例资料中,职业种类主要有尘肺病与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此两种,占比分别为85.37%、14.63%。其次,职业按照占比第一为矽肺(26.83%),其次便是煤工尘肺(21.95%)。结论:通过对2015年至2021年重庆市万州区疑似职业诊断情况分析,应该不断强化对疑似职业诊断工作与报告工作的管理水平与质量,提升检测与卫生等多个部门的协调性与交流性,从而进一步贯彻落实好重庆市万州区疑似职业的诊断工作与上报工作。

  • 标签: 重庆市万州区 疑似职业病 诊断情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和分析某生化制药企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种类、浓(强)度,提出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调查、检测检验和资料分析法,调查和分析某生化制药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现状。结果某生化制药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药物性粉尘、氨、二氯甲烷、甲醇、氯化氢及盐酸、氢氧化钠、乙腈、乙酸、噪声、高温等,采取密闭化生产方式、局部通风和个体防护措施予以控制。检测结果表明噪声检测结果合格率50.0%,其余所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限值要求。结论生化制药企业应关注洗瓶过程中的噪声危害和药物性粉尘的药理毒性,加强作业岗位局部通风、隔声降噪及个体防护措施,降低工作场所中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强)度,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 标签: 生化制药 职业病危害现状 调查与分析 职业暴露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22年某车辆段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车辆段2022年1月至11月期间的36个职业危害因数作业点进行危害因素检测,并对测得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改进提供支持。结果:36个职业危害作业点中,苯作业点检测合格率为100.00%,甲苯作业点检测合格率为100.00%,二甲苯因数检测点合格率为60.00%,粉尘作业点检测合格率为100.00%,噪声作业点检测合格率为80.00%。结论:某车辆段职业卫生防护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监督整改,保障企业员工身体健康。

  • 标签: 职业病 危害因素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在我国职业危害防护工作备受重视和规范的形势下,各行业、企业积极落实政策,主动分析、总结生产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危害因素,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资金投入,保护员工职业健康和合法权益。本文从保护焊接劳动者者职业健康

  • 标签: 焊接设备 工作环境 职业病危害 防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