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及其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为各种类型感染疾病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一时期我院接受健康体检者(60名)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对所有参与研究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出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使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研究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时,利用免疫荧光法与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对各种感染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诊断和预后判断有较大的价值,两种检测方法用于超敏C反应蛋白方面各有优劣,应用过程中应当根据需求合理选择。

  • 标签: 免疫荧光法 免疫散射比浊法 超敏C反应蛋白 相关性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尿病肾病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的降蛋白综合治疗方案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时期)收治104例糖尿病肾病合并大量蛋白尿且血肌酐<265umol/L患者均分四组每组26例。其中使用氯沙坦治疗设为L组,使用贝那普利+前列地尔设为BQ组,使用肾炎康复片+前列地尔为SQ组,使用雷公藤+肾炎康复片治疗为LS组。分析上述四组治疗前、治疗后30d尿蛋白(AIb)、血清肌酐(Scr)与尿素氮(BUN)水平,炎性指标(IL-6、TNF-α、IL-1β),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治疗后AIb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水平由低至高依次为LS组、SQ组、BQ组、L组,其中BQ组与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炎性指标下降由多至少依次为LS组、L组、SQ组、BQ组,同种炎性指标各组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在治疗及随访过程中不良反应率分别为L组3.85%,BQ组23.08%,SQ组15.38%,LS组3.85%,BQ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与L组、LS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合并大量蛋白尿患者的治疗上,四种治疗方案均取得临床疗效,其中疗效最优为雷公藤+肾炎康复片治疗,但因雷公藤易出现肝功能损害,肝脏功能较差患者可考虑来氯沙坦治疗。前列地尔注射液因对血管存在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极易出现静脉炎,因此贝那普利+前列地尔与肾炎康复片+前列地尔在治疗时,应注意控制滴速。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大量蛋白尿 降蛋白 综合方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β2微球蛋白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意义。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早期肾损伤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β2微球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血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且血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阳性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血β2微球蛋白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较大,为评价疾病可靠性指标,据此在疾病早期积极采取有效防治举措,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 标签: 早期肾损伤 视黄醇结合蛋白 血&beta 2微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联合应用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检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间接收的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4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时间段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45名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均实施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检验。结果细菌感染组的CRP值和WBC值水平都高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PA值则低于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CRP、WBC水平都超过非细菌感染组,PA的水平则低于非细菌感染组;细菌感染组的CRP、WBC、PA的阳性率均大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办法。方法用双缩脲反应测定蛋白质含量。结果工作曲线在(0—0.20)g/100ml蛋白质浓度范围内遵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关系良好。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004868+3.018X,相关系数r=0.9993,加标回收率(95.00-104.00)%。方法的检出限0.02g/100ml。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乳与乳制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快速测定。

  • 标签: 乳与乳制品 双缩脲-分光光度法 蛋白质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检测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抽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至该院就诊的冠心病未合并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对照组(40例),另同时期抽取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设置为实验组(40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的检测,分析其检査效果。结果实验组HbAlc、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和冠状动脉病变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bA1c、尿β2-微球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进行建准检测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HbA1c 尿&beta 2-微球蛋白 24h尿蛋白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U-mAlb(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肾功能正常19例、轻度损伤16例、重度损伤10例,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正常的25例为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2组U-mAlb(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尿糖(3.65±1.16)mmol/L及U-mAlb(26.56±3.16)m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肾功能损伤加重,尿糖及U-mAlb水平显著增加。结论随着糖尿病患者肾损伤程度加重,其U-mAlb水平明显上升,因此可通过检测U-mAlb水平对糖尿病肾损伤进行诊断。

  • 标签: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25例、中度组38例、重度组27例;同期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用药方案在解痉平喘、祛痰止咳、静注抗生素、雾化吸入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60mL+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持续治疗2周。应用奥普UppergoldU2多功能全定量金标检测仪,采用免疫胶体金标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45.2±12.8)mg/L,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5.6±1.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29.0639,P<0.05)。观察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结果显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24.6±11.8)、(37.5±16.4)、(51.1±14.5)mg/L,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9.9±3.6)、(11.9±7.4)、(15.4±10.8)mg/L,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检验血清C反应蛋白对鉴别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及评估病情变化具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血清C反应蛋白 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