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2006年南京的药房托管以来,以江苏、湖北、吉林、山东等地为代表的最早一轮药房托管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随着公立医院改革以及药品集中采购等医改配套政策的深度推进,近期药房托管似乎又开始热了起来,而且被赋予了新的要义。

  • 标签: 药房托管 医院改革 升温 药品集中采购 配套政策
  • 简介:记者从目前召开的“上海市医德档案工作交流推进会”上获悉,上海市卫生系统从诚信服务入手,将医德考评工作纳入医院管理体系,普遍建立了以社会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医德档案管理机制。三年前,上海卫生系统在全国第一个全面建立医德档案制度,在全市各医疗单位积极营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舆论氛围,探索可操作机制,

  • 标签: 医院管理体系 医德档案 上海市 上海卫生系统 档案工作 诚信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总结组织间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PCa)手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治疗74例前列腺癌(PCa)手术前后进行临床观察,从术前心理辅导、术中手术配合到术后疗养指导对粒子植入手术过程全程相关护理行为进行了概括总结。结果利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手术治疗前列腺癌(PCa)是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结论在医疗行为中规范护理行为管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前列腺癌 放射性粒子 护理
  • 简介:摘要基于辐射监测仪使用在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通过在临床工作中带辐射监测仪对行碘-125粒子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近距离护理操作时进行辐射监测,对测得值进行分析,找出碘-125粒子术后影响辐射监测值因素,并给出如何减少碘-125粒子术后辐射危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辐射监测仪 碘-125粒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胃癌患者时配合的有效护理方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30例。两组患者治疗时均选择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并且对两组患者采用相对应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比较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抑郁情况、疼痛状况和生活质量等进行评价,本文的综合护理组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进行差异性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选择采用125I粒子近距离组织间放射治疗胃癌的时候对患者配合综合护理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125I粒子 近距离组织间放疗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护理中运用全面覆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在我院接受宫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0例,分组方法是数字随机表法,40例每组。观察组采取的护理方法是全面覆盖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焦虑程度的改善情况进行对照。结果 对比术后并发症,观察组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较对照组小,且小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行宫腔镜手术的期间配合实施全面覆盖护理有理想效果,可将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降到最低,同时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全面覆盖护理 宫腔镜手术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放射性I125粒子在肺癌植入治疗中应用与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8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数据汇总,进而对并发症护理进行落实。结果:肺癌植入治疗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经预见性护理模式下,肺栓塞等严重性并发症得以规避。结论:在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放射性I125粒子进行植入性治疗具有安全、有效的治疗价值,但术后并发症作为难以完全规避的现象,需要护理人员提高重视,采取预见性护理,提升患者治疗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放射性I125粒子 植入治疗 术后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0月14日,《关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掀开“盖头”。18曰,是新医改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第5天,国家发改委征集到的意见数量直线上升。截至18日零时,仅来自网络的意见就达1万余条。同时,数以万计的网民仍在各大网站相继跟帖,讨论“医改”。一场围绕新医改方案而展开的讨论正如火如荼。

  • 标签: 利益团体 总费用 全民 医保 医药体制改革 医改方案
  • 简介:目的:分析飞利浦CT诊断仪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选取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阿霉素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化疗基础上加入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能够有效提升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时间,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 标签: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 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中心5000份血清标本进行CMIA法检测,将阳性标本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观察测定结果。结果:5000份血清样本,CMIA检测梅毒抗体阳性182例,阳性率3.64%,参考TPPA测定结果,CMIA检测敏感性100.00%,特异性为99.55%。CMIA检测浓度S/CO>10的阳性符合率为97.66%,>5-10的阳性符合率为75.00%,不同检测浓度值的阳性符合率存在差异性。结论:CMIA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且能够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操作,具有便捷度高及所需时间短优势。

  • 标签: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 血清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晚期肺癌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肺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n=57,常规化疗)和研究组(n=57,常规化疗+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两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可有效提升晚期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此治疗方案安全性较好,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 晚期肺癌 化疗 CT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性护理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患者院外防护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方法:用对照研究,以2021年1月-2023年12月间收治的38例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增加延续性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辐射安全知晓情况与累积辐射受照量进行对比,评价延续性护理价值。结果:从研究数据的角度来讲,延续性护理模式下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优势明显(P<0.05)。结论: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后,患者及其家属在延续性护理的指导下,均能对辐射安全产生正确的认知,同时也能进行科学的防护,对保障家属及其他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 院外防护 延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