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边吞咽家庭指导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针对1例臂-脑占位术后吞咽评估后床边吞咽家庭指导的康复过程。结果:经过3次的评估与指导,患者顺利拔除鼻。结论:床边吞咽家庭指导对臂-脑占位术后吞咽功能恢复有显效。

  • 标签: 床边吞咽家庭指导 床边吞咽评估 饮食建议 家庭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荣县小井沟输水干渠所流经乡镇为例,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输水干渠两测 500米范围内居民环境意识及影响因子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干渠污染状况关注度比较低,对污染来源认识不到位,局限于与个人生活相关范围;环保政策信息了解渠道单一;在环境保护态度方面,大部分居民持积极支持态度,能认识到政府及个人在改善生活环境方面均负有责任,但仍有部分人存在完全依赖政府的心里。对环保意识的影响因子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收入、受教育程度、性别和居住地离小井沟干渠的直线距离对环境意识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小井沟 输水干渠 环境意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橄榄脑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表现及其在MR影像表现上的特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OPCA患者(OPCA组)的临床及MR表现.另选择7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分为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1~70岁组,每组1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脑测量.结果8例OPCA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临床以小脑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锥体外系症状多见.头颅MR表现为小脑和脑干萎缩,特征性表现为“十字征”.OPCA组患者脑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分别为(20.63±2.16)和(16.74±4.37)mm,与对照组[(27.14±1.73)和(22.28±1.49)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在21~30岁组和31~40岁组脑上下径及前后径数值最大,随着年龄增大数值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是诊断OPCA的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OPCA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 磁共振成像 十字征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对复杂性肛瘘患者实施对口引流保留皮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对象选择2019年3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实施关节镜下经肌腱缝线技术治疗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29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17-02至2021-12,并对其开展关节镜下经肌腱缝线技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Constant-Murley功能评分以及UCLA肩关节评分,术后12个月的各评分均优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关节镜下经肌腱缝线桥技术 肱骨大结节骨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在外伤后胫骨裸露并骨感染,而局部无可选用转移皮瓣覆盖,受区无可供血管缝接情况下的应用。方法设计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血管与健侧胫后血管形成式吻合移植修复伤肢软组织缺损。结果采用该方法治疗6例病人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随访2~4年,伤肢功能良好。结论应用式吻合血管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治疗胫骨裸露并骨感染,是解决伤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且受区无可供血管可缝接时的一种理想修复方法。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移植 骨外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14-01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断指再植手术中应用静脉接移植修复缺损动静脉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接受断指再植手术的64例患者为探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实施静脉接移植修复缺损动静脉治疗,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于手术、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64例患者90.6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工作情况、外观、血液循环状态、感觉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予以断指再植手术患者静脉接移植修复缺损动静脉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促进相关功能恢复,还可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应用价值理想。

  • 标签: 静脉桥接移植 修复缺损动静脉 断指再植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与精细化护理联合方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护理的94例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水平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在护理脑梗死患者过程中,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方式,具有明显成效,所以在临床护理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桥脑梗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锁定加压钢板对锁骨中段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共7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组采取观察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恢复工作时间、治疗后患者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 锁定加压钢板 锁骨中段骨折 治疗价值
  • 简介:患者女,44岁。因“恶心、呕吐10d”于2009年10月8日入院。患者于19年前产后大出血,此后无乳及闭经,怕冷虚弱,纳差,一直未予明确诊治。否认酗酒史。体温35.6℃,脉搏60次/min,呼吸频率18次/min,血压80,55mmHg(1mmHg=0.133kPa)。肤色浅淡,体形消瘦,无阴毛、腋毛,眉毛稀疏,意识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言语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存在,

  • 标签: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文献复习 2009年 产后大出血 呼吸频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背景下,了解奉贤区南地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现状及村民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情况,分析近5年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影响因素,为农村中医药服务发展提供建议。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奉贤南地区11个行政村、7家村卫生室为调查对象。结果 现状及影响因素:(1)农村中医药服务结构设施基本健全,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取得一定成效 (2)农村中医药服务人才梯队结构低下,基础薄弱、开展项目缺乏多元性(3)农村以老年人群为主,中医保健意识缺乏。结论 农村中医药卫生服务供给水平有限,中医药人员结构素质、中医药知识宣传力度以及三级服务网络功能有待提升。

  • 标签: 新冠肺炎 村卫生室 中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