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针对医学文献利用低的原因进行讨论,强调提高其利用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提高医学文献利用提出自己的建议与对策,并阐述了通过国际互联网(Internet)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从而提高文献利用这新途径。

  • 标签: 医学文献 利用率 资源共享 国际互联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药剂学中采取细胞级粉碎技术对成分利用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6月~2021.6月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60例患者,治疗方药包括西洋参、川贝母、三七、云芝及天麻,剂量分别为1000g,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粉碎技术,观察组采用细胞粉碎技术,比较两组成分利用。结果:粉碎后观察组西洋参、川贝母、三七、云芝及天麻粒度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剂学采用细胞级粉碎技术对成分利用有直接影响,能够有效溶出中药成分,有助于机体吸收,提高利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药剂学 细胞级粉碎技术 成分利用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妇科PDA输液及采血使用率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需要选取620例妇科患者,纳入时间段为2019年1月~2020年6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10例)与对照组(n=310例),组别不同运用的护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需要开展品管圈活动,观察指标为PDA使用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的观察组妇科患者PDA使用率为98.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DA使用率87%,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升PDA使用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妇科 PDA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危重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中的效果,保证静脉输液安全有效的实施。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对确定“提高危重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率”为活动主题,设定目标,对活动前危重患者外周留置针使用率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效果进行评价。将2015年6-12月进行静脉输液的危重患者作为对照组,活动后2016年1-6月进行静脉输液的危重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我科危重输液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由53.5%提高到87.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危重患者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率,既提高了静脉输液的护理质量,又确保了患者的输液安全,对输液工作安全有效的实施起到了一定保障的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危重患者 外周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病案是病人接受检查、诊断、治疗、护理过程的完整记录,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全过程的最原始、最齐全、最及时、最客观,且赋有医疗信息价值和法律价值的历史记录。病案的建立、形成与利用具有其特点及规律性,本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

  • 标签: 病案 建立 形成 利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列举了病案管理中患者隐私权保护的内容及病案利用中的侵权现象,提出了保护患者隐私权的方法和和措施。

  • 标签: 病案管理 隐私权 隐私权保护
  • 简介: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疾病模式转变、慢性疾病的迅速上升成为全球发展的主要卫生挑战。本文就某院心血管专科诊疗中心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有创冠脉造影DSA法与无创冠脉造影DSCT法的设备资源利用效益情况进行分析。

  • 标签: 双源CT DSA 冠状动脉 造影成像 卫生资源
  • 简介:摘要:中药具有数千年的治疗历史,自神农百草经以来,我国的医药行业不断的发展,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药挽救了无数国人的生命,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中药依旧是无可取代的宝贵财产。中药以良好的疗效及非常低的副作用赢得广大医患的信赖,逐步走出国门,在日本、美国等国家,中药材备受重用。随着中医药的全面推广和应用,中药资源数量已经较难满足大众的需求,部分药材存在消失的风险。如何保护以及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及开发中药资源,是广大中药科学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进行综述。

  • 标签: 中药 保护 可持续发展 副作用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