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DN病情复杂且危重,需长期透析治维持疗,终末期死亡率高,常规的治疗及护理策略效果较差,应用常规护理、药物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等共同参与的综合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情绪,增加治疗护理依从性,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有极大意义。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护理 新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医疗设备以及医院环境水平等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迄今为止,医院的感染问题依然相对比较严重,对住院患者以及家属的健康问题造成了不利影响。本文对现代医院院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有助于提升现代医院院感管理水平,减少感染问题的发生,为患者和家属提供良好的就医场所,同时也为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提供助力。

  • 标签: 现代医院 院感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老化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给老年人造成了许多不安全因素,易导致老年人出现意外事件,常见的有跌倒、误吸、压疮、烫伤、坠床等。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致伤、致残率很高,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探讨老年患者意外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安全管理,从而降低老人患者跌倒的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跌倒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疹患者接受计划免疫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间本院收治的麻疹患者临床数据进行整理,并随机挑选11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对所有患者采用拈纸团的方式进行分组,抽到“空”的患者为实验组,抽到“白”的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均包含5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麻疹健康预防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计划免疫,随后进行1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就诊率和住院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就诊率和住院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成果可以得出,针对麻疹患者进行计划免疫,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和就诊率,能够很好的预防麻疹,可以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麻疹 流感疫苗 肺炎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应用风险防范对策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重症监护室中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抽签法分成研究组、参照组,每组30例。为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为研究组患者实施风险防范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中获得的效果极其显著,不仅能够强化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还能够对不良事件的出现进行有效的控制,继而有效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护理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在医院的骨科部门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因素,对骨科护士造成不同的职业危害性。为了保证骨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性能够获得提升,有必要针对相应的危害因素实施研究,并采取相应的防护策略。对此,文章针对骨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和防护策略的进展进行了论述。

  • 标签: 骨科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减少ICU身体约束使用的干预策略,以实现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oannaBriggsInstitute,JBI)提出的“最小化约束”原则。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纳入中英文发表的关于减少ICU身体约束使用干预策略的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中文、13篇英文。其中纳入13篇描述性研究,6篇病例对照研究,1篇类实验研究。国外对ICU身体约束使用情况的大规模横断面调查相对较多,各国对约束认知差异较大,身体约束使用率在各个国家有很大不同。在身体约束使用干预策略上主要包括减少约束使用的政策控制、提高医护人员对约束的认知教育、提供约束的替代方法,以及规范ICU内身体约束使用流程等方面。结论为降低ICU患者约束使用率,提出了包含管理、教育、约束的替代使用及正确使用四个维度的干预策略。各医院ICU有必要结合自身特点,在现有各项策略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减少约束使用的干预策略

  • 标签: ICU 约束 干预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尝试评价莲花清瘟胶囊辅助治疗热毒袭肺细菌性肺炎的疗效,并采用体外抑菌实验分析连花清瘟胶囊起效成分抗菌作为,总结中药抗细菌性感染的研究经验。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8年7月,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组,经培养诊断为细菌性肺炎对象77例,其中对照组完成研究40例、观察组37例。选择药物主要成分金银花、炙麻黄、板蓝根、鱼腥草、大黄制备溶液,采用棋盘滴定法测定各种成分联合头孢他啶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IFC指数。结果观察组对象感染控制时间(7.6±2.4)日,低于对照组(8.1±2.6),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中药对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如下,单用MIC从低到高前4位分别为炙麻黄、大黄、金银花、板蓝根。而FIC指数从高到低4位分别为板蓝根、炙麻黄、大黄、板蓝根。部分中药对铜绿假单胞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如下,单用MIC从低到高前4位分别为板蓝根、炙麻黄、鱼腥草、大黄,FIC指数从高到低4位分别为金银花、炙麻黄、板蓝根、绵马贯众。结论中药抗细菌性感染的研究方法较多,单纯的体内实验研究困难较大,不容易得出中药抗感染作用结论;体外抑菌实验可以筛选单独抑菌作用较强的药物,分析中药与抗生素是否存在协同作用。

  • 标签: 中药 细菌性感染 体外抑菌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所在医院2018.1-2019.1月60例手术患者,根据护理方法分组,观察组30例患者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区护理质量(手术宣教、护理操作、安全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在手术室护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明显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手术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出现的错误,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方法统计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错误,并使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结果出现差错的一共有313袋,占总数的0.074%。其中由于医嘱审核出现的错误有60例,占19.17%;由于药品排药环节造成的错误有109例,占34.82%;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调配错误的有72例,占23.01%;由于药品质量问题造成的错误有41例,占13.10%;由其他原因造成的错误的有31例,占9.90%。结论通过对常见问题的统计分析,并针对其提出有效的防范策略,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差错分析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龄脑梗死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性护理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间92例高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加强风险护理管理后)48例和对照组(加强风险护理管理前)4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2.08%<9.09%)以及意外伤害发生率(0<6.82%)相对更低(P<0.05),而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3.75%>81.82%)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高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加强风险护理管理,有效防控跌倒危险因素,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脑梗死 高龄患者 危险因素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