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血液呈现阶段性分布,不同分支对应不同的室壁。在相关临床和动物试验研究中发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会即刻发生供血区域心肌阶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超声检测通过非创伤性的方法测量血流速度。而血流速度与信号频率之间具有稳定的关系,对血流速度估计可转换为多普勒信号平均频率的估计。本文以下对心脏右心房压、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左心室舒张功能等心脏指标进行综述,分析心脏超声评价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脏功能判定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究特殊护理结合雾化吸入对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指与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9.6-2020.6月期间收治的98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两组各为49例。对照组接受特殊护理,观察组在护理基础之上为患者实施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改善情况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肺部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的咳嗽、喘息、气促以及哮鸣音等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重症肺炎患者在实施特殊护理的同时辅以雾化吸入治疗,不仅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群体的肺功能指,还可以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呼吸及重症科室 特殊护理 雾化吸入 重症肺炎 肺功能指标 症状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对患者肢体功能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xcel软件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4例),对照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肢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手术室护理 肢体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对肺功能指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数量共86例,以随机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均等的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数量分别为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以及肺功能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研究组效果明显更好,P<0.05。研究组指标水平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提升整体效果,患者肺功能指得到明显改善,因此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症呼吸衰竭患者 呼吸机辅助治疗 肺功能指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标本对于肝功能指及金属元素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于本院进行体检患者的150份血液标本为检验对象,按照标本溶血与否将其分为溶血组和非溶血组,每组各75份。对全部溶血标本进行肝功能指和金属元素检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与非溶血组相比,溶血组血液标本的ALP、DBIL、γ-GT和TBIL等肝功能指水平更低,TP、ALT、AST和ALB 等指标水平明显更高(P<0.05);其Ca+、Na+等指标水平更低,Cl-、K+等指标水平明显更高(P

  • 标签: 溶血 肝功能 金属元素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接受新活素治疗后后心功能指改善情况。方法:自2021年10月至2021年2月,共有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成两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新活素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心功能指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活素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衰治疗 心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指检验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我院取ITP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临床是否出血划分小组,采集全部患者标本做好血细胞分析,做好凝血功能指检验,观察效果。结果:两组比较,出血组Fg明显较低,R、K较高,、MA较低(P<0.05)。结论:凝血功能指检验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中,可预测出血风险,指导ITP患者科学输注血小板。

  • 标签: 凝血功能指标检验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输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协同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心功能指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9年1月,选取的终止时间为2020年12月,选取的研究对象为61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家属的自由意愿将这61例患者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分别为28例和33例,采用的护理模式分别为常规护理和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组内对比(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更优,两组组间对比(P<0.05)。在不良心血管事件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更低,两组对比(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中,应用协同护理对于改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有较大的帮助和作用,不仅如此,该护理模式对于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有较为积极的影响,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协同护理 心血管事件 心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康 复护理对老年慢 性阻塞 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 能指改 善作用。结果:选取2021.03~2022.03这期间内,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将74例用于本项研究,并随机分成2组护理,对照组患者有37例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样37例,应用心肺康复护理,展开2组患者肺功能指改善效果的分析。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肺功能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比护理前的肺功能指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 性阻塞 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临床采用心肺康 复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其作用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心肺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用药对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1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对比组,实验组联合用药,对比组常规用药,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治疗效果等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导致其心功能、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利用联合用药干预,能够明确提高患者的上述指标的恢复效果,值得重视。

  • 标签: 冠心病 联合用药 血管内皮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饮食护理,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开始时间为2021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2月,将30例患者分组对比,一组采用呼吸功能训练,二组采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饮食护理,对比两组肺功能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情况。结果:(1)一组和二组肺功能指对照中,干预前两组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二组MVV、FVC、FEV1指标水平明显优于一组,(t=11.965,p=0.018),两组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对照中,一组生活质量为73.62±3.49(分)、二组为91.05±3.74(分),一组满意度为80.22±3.27(分)、二组为95.11±3.06(分),(t=14.452,p=0.016),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饮食护理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功能训练 饮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指变化情况以及临床分析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之间在我院接收的妊娠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163例作为研究,其中患糖尿病的患者为78例,患高血压的为85例,选取同期的163例正常妊娠期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妊娠早、晚期的APTT、PT、FIB、D-D等四项指标,以及分娩的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在妊娠早期APTT、PT、FIB、D-D等四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在妊娠晚期APTT、PT、FIB、D-D等四项指标糖尿病和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凝血功能 妊娠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治疗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80例、2021年1月-12月期间收诊的STEMI患者划分为观察组(抽取对象40例,瑞替普酶治疗)与(抽取对象40例,尿激酶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分析血管再通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溶栓后,观察组LVEF、CO水平增幅显著,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较之尿激酶,在溶栓治疗中对STE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可提升血管再通率及心功能改善效果。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瑞替普酶 尿激酶 血管再通率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围术期患者VTE防治管理中建立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做好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参与本次研究的VTE患者共计60例,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试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一体化护理措施,并建立专科敏感指标。结果:常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23.33%,试验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经比较,t=7.543,p<0.05。常规组患者中并发症出现率、试验组并发症出现率为7例、2例,所占比例为26.67%、6.67%,经比较,两组具有一定差异。结论:对VTE患者进行一体化治疗护理,在进行敏感指标建立的同时,能够提升护理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出现率。

  • 标签: VTE 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 应用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医院现有绿色建筑的特点,;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对指标进行评价,构建出适合医院的科学合理的设计管理评价体系。

  • 标签: 医院设计管理 绿色建筑 管理指标体系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化检验有关各指标受标本溶血的实际影响。方法:从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录的健康体检患者中随机选取50人为临床生化检验研究对象,要求50例研究对象晨起空腹入院采静脉血5ml,然后将每位研究对象采集的血液平均注入a、b2支相同的试管内保存后并分开,其中一支采用常规存放标本法处理,设为对照组;另一支划入观察组,采用人工溶血处理。最终比较两组标本的电解质指标浓度(钙、氯、钾钠)、心肌酶指标、肝功能指、血脂指标的检测结果变化状况。结果:在电解质指标浓度比较中,钾、氯、钙浓度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在心肌酶指标的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肝功能指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血脂指标的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对表中,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在肝功的直接胆红素(DBIL)比较中,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在电解质指标钠浓度、血脂高密度脂蛋白(HDL -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比较中,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生化检验有关指标的最终检验结果准确性会受到标本溶血影响,其中电解质的钾氯钙各指标浓度、CK、CK -MB、AST、TBIL、TG、TC水平会明显提高,使临床疾病诊断准确性受到影响,所以要关注生化检验样本溶血状况,做好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保障工作。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其肢体功能恢复及言语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以2020年8-2021年6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例脑梗死病人作为对照;观察组100名和对照组100名脑梗死病人按护理措施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本文将病人在言语及肢体上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以强调早期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语言和肢体功能上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脑梗死患者 早期护理干预 患者 运动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 活动功能指数
  • 简介:摘要:液质联用仪在应用时,能够将高分离能力的分离技术液相色谱法与质谱法结合在一起,建立新的分离分析技术,现阶段,该技术在化工、农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需要注意的是,该仪器在使用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检测规范,相关人员应注重液质联用仪性能测试操作。本文以实际工作开展情况为基础,对液质联用仪性能校准方法进行总结,论述了性能测试中常见故障及应对策略。

  • 标签: 液质联用仪 性能测试 质量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