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中心理行为评估的干预价值。方法:以社区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以2019年11月~2021年11月为时间背景,样本共122例,按照随机数表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n=61)以基础儿童保健,给予观察组(n=61)以基础儿童保健联合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针对两组儿童的保健情况做差异分析。结果:针对两组生长发育情况做差异分析,观察组的身长、体质量、头围以及发育商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出现情况,观察组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其家长的育儿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联合心理行为评估与干预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减少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其家长的育儿知识也得到极大丰富。

  • 标签: 儿童保健 心理行为评估 干预价值 健康意识
  • 简介:摘要:心理行为问题是现阶段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生长的最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不良行为问题有着一定上升趋势,对儿童身心带来十分严重的损害和影响。因此,为保证儿童青少年健康发展,社会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影响干预因素以及健康教育了解更加全面。本文就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心理行为问题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与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内科患者遵医行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2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控制摄水量、合理饮食、规律作息及配合治疗等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内科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遵医行为率和护理依从率,改善患者对待化疗不良反应的态度,促进患者身心状态的恢复,有助于各项治疗的顺利完成,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血液内科 遵医行为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牙科焦虑症(dentalanxiety,DA)是指对牙科治疗产生特有的紧张、忧虑甚至恐惧心理,可能导致患者拒绝接受治疗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治疗逐渐成为牙科焦虑症的优选治疗方法。本文对牙科焦虑症的病因、评估与心理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目前研究结果表明,不适的牙科治疗体验是牙科焦虑症的主要病因,临床上常使用问卷法对牙科焦虑症进行评估。牙科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是一种无创性、适用范围广而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善诊疗环境和服务态度、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等,已被证明能够缓解患者的牙科焦虑症。然而,牙科焦虑症的心理治疗对医生的要求较高,其推广与应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同时,牙科焦虑症的心理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有必要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阐明。

  • 标签: 牙周炎患者 牙科焦虑症 心理行为干预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方法从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中筛选出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给予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额外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上肢功能评分与下肢功能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脑血栓患者遵医嘱行为的影响较为明显,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率和改善肢体功能。

  • 标签: 脑血栓 心理护理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 2020年,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球,整个世界被阴云笼罩,处处弥漫着沉闷的气压,这种病毒令人闻风丧胆,在不知不觉中它会悄悄潜入人类的身体,轻而易举间就夺走了人的性命,好似在它的面前,任何事物都是不值一提的,这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令人类无比焦虑,担惊受怕着宝贵的生命不知在哪个时间段就会被它轻易的夺走,人人都处在危墙下,内心的弦绷得极紧,这种负面情绪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精神状态也极度紧张,令全世界的气氛变得无比沉闷。这个时候,疏通人类精神上的恐慌已经成为全世界刻不容缓要进行的举措,本文先简要的分析新型冠状肺炎对人类究竟造成了哪些影响,然后在针对其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

  • 标签: 新冠肺炎 民众心理与行为 分析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学龄前儿童多动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诊治的48例学龄前儿童多动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行为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营养支持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8.3%;经Cornners父母评定量表进行评分,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冲动易怒、焦虑急躁、身心障碍、多动指数分别为(2.2±1.2)分、(1.0±0.2)分、(0.5±0.1)分、(4.7±1.3)分和(5.8±1.8)分、(2.6±0.9)分、(1.4±0.4)分、(9.3±1.8)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治疗方法的总满意度分别为91.7%和6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行为疗法治疗学龄前期多动症患儿,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受到患儿家长的广泛认可,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儿童多动症 心理行为疗法 Cornners父母评定量表 多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睡眠-心理-行为"护理模式在老年失眠患者中的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接收的60例老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为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睡眠-心理-行为"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睡眠-心理-行为"护理模式在老年失眠患者中效果较明显,值得临床重视并积极采纳。 

  • 标签: "睡眠-心理-行为"护理模式 失眠 护理满意度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分析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知情同意伦理的态度,分析差异性。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7 月进行过心理咨询工作的心理咨询师,共计 60 人,通过 知情同意伦理的调查问卷分析,进一步对心理咨询师的个人情况、咨询过程、保密性以及紧急处理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 。 结果: 从问卷结果中看,心理咨询师最为看中的问题是保密性以及收费情况,最不看重的则为婚姻、宗教信仰。在保密以外心理咨询师对知情同意的内容多为正向预测,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告知患者相关情况 。 结论: 采用心理组巡视更加注重保密性和咨询的过程,在对知情同意理论的态度和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 标签: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 知情同意伦理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关怀对儿科患儿家属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儿科住院患儿的陪护家属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家属采用护理关怀,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医患纠纷、患儿的住院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关怀能够缓解患儿家属的不良情绪和行为,提高其对患儿的护理积极性,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

  • 标签: 护理关怀 儿科 家属 心理健康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于饮食护理联合行为心理干预在慢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464例符合实验要求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形成采取饮食护理联合行为心理干预措施的实验对照组和不采取的常规对照组,比对相关患者干预后,负面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护理干预的效果和对应认可度。结果:采取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后,相互对照可以发现实验对照组在实验中,所表现负面情绪改善程度和对应治疗效果等数据要好于常规对照组,并且再次进行治疗方案认可度对比,也同样发现实验对照组更为有效,统计学表现为,P<0.05。结论:饮食护理联合行为心理干预措施干预措施在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可以见到更为优秀的实际效果,从而达到更好的实际意义,故值得参考。

  • 标签: 饮食护理 行为心理干预 慢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效果。方法:选择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100例,依据不同干预方式划分成观察组(心理护理和行为指导的方式);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分析两组conners行为量表、心理情绪状态等。结果:观察组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多动指数、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青少年 精神障碍 社区 心理护理 行为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肠息肉患者进行延伸护理时的遵医行为心理状态。方法 实验患者共60例,均在2022年8月~2023年5月在我院进行胃肠息肉治疗,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方法)和实验组(延伸护理),均有30例,对比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更好,有对比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胃肠息肉患者进行延伸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延伸护理 胃肠息肉 遵医行为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行为护理方案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心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3年5月收治的行介入治疗的 60 例脑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心理行为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心理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 评分明显优于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尊重感、满足感、安全感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心理行为护理方案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心理舒适度以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行为护理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鼻出血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过程中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年 4月 -2020年 5月期间我院鼻出血患者 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探究组各 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探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增强心理行为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及舒适度评分。结果:探究组 SAS评分小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应用于鼻出血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心理状态评分,改善舒适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鼻出血 心理状态 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