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析640层容积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患有甲状腺结节30例患者(52个结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其CT表现予以回顾性分析,探究良恶性甲状腺结节CT征象差异与表现。结果:单发低密度结节为恶性结节的特点,边缘不清晰、呈不规则形状,密度不均匀,有强化残圈在结节四周,内有不规则坏死区,和正常组织无显著分界;多发低密度结节为良性结节的特点,能以岛状的形式对结节改变予以强化,外形规则,实性结节中度强化,薄厚不均强化环在边缘位置清晰可见,结节壁与其四周锐利光滑,和四周组织又清楚的分界。在增强扫描时密度、结节密度与结节大小方面,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通过对照手术病理显示,在结节钙化和形态、是否有包膜和边界及形状等方面,恶性甲状腺结节与良性甲状腺结节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在是够出现结壁方面,二者却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时,对结节钙化和密度、有无包膜和边界与形态等予以鉴别能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640层容积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部占位性病变中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腹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的检查成功率为100%,且图像质量良好。61例患者均确诊为阳性,经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6.72%,其中术前误诊2例。结论腹部占位性病变中应用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的时间分辨率相对较高,可对腹部占位性病变的性质进行推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腹部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 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09-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通气在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5例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随机法分组,共2组,即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自主触发/时间控制模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模式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的PaO2、PaCO2值,FEV1、FVC值,治疗前两组均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AVAPS支持通气能够显著提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平均容积 保证压力 支持通气 肺炎 呼吸衰竭 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一款医用注射静电放电(ESD)问题整改案例,提出了医用注射静电放电的常见问题,详细阐述问题成因,提供解决方案。

  • 标签: 注射泵 静电放电 电磁兼容
  • 简介:输液是一种在各类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精度和较高临床风险的医疗器械,文章就正在转化中的GB9706.27新版标准进行了一定的前瞻研究,以为各方尤其是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 标签: 输液泵 肠内营养泵 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 报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7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食管癌放疗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7例。参照组应用5野静态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临床指标、Gamma通过情况。结果:(1)食管癌放疗患者均匀性指数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食管癌放疗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适形指数、总机器跳数较低、有效治疗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食管癌放疗患者经由治疗后(97.30%),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94.59%),其Gamma通过率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效果确切,其适形性较高,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 标签: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结合摄食管理在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0年6月-2021年6月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摄食管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结合摄食管理干预,分析2组误吸、吸入性肺炎、鼻胃管留置等发生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吸入性肺炎、鼻胃管留置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容积黏度吞咽测试 摄食管理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对术后镇痛的护理管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96例外科手术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规范化组(n=48)与参照组(n=48)。参照组对术后镇痛采用基础护理管理,规范化组对术后镇痛执行规范化护理管理。记录两组管理后的疼痛分级情况、低血压、恶性呕吐发生率。结果:管理后,规范化组2、3级疼痛发生率为2.08%,低于参照组的18.75% (P<0.05)。规范化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17%、10.42%,均低于参照组的12.50%、29.17%(P<0.05)。结论:在术后镇痛的护理管理中,麻醉护士通过定时评估,可以及时发现病人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迅速采取对应干预措施,提升镇痛效果,预防可能发生的低血压等不良事件,促进病人的术后早期康复。

  • 标签: 麻醉护士 术后,镇痛泵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型鸭嘴夹在微量使用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6月我院68例需用微量输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在护理输液时,用常规方法使用微量,观察组使用微量时,在对照组基础上用改良型鸭嘴夹。比较两组预计与完成输液的时间、输液执行单的丢失率、治疗期间的舒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际输液结束时间(52.32±4.31)小于对照组的(60.39±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改良型鸭嘴夹 微量泵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贴敷式胰岛素治疗SDM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76例SDM患者,时间2020年12月-2021年12月,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38例,行传统胰岛素治疗,观察组38例,行贴敷式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相关血糖指标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SDM患者贴敷式胰岛素治疗效果显著,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贴敷式胰岛素泵 传统胰岛素泵 老年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微泵入血管活性药物的临床护理特点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46例应用微泵入血管活性药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加强环节护理。结果通过以上方法进行护理发现存在的问题明显下降。所有的患者均达到了较静脉滴注更好的治疗效果。结论使用微前应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及有关制度,增加微使用安全性,重视微存在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风险防患意识,加强环节管理,对确保住院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心血管疾病 血管活性药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量注射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从2016年2月到2018年5月,采用微量注射持续气管内滴药,对18例气管切开手术进行呼吸道湿化护理。结果病人痰液稀薄易于咳出,有利于咳嗽和吸痰,由湿化液引起的呛咳消失,肺部的痰鸣音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得到控制。从而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损伤,减少感染机会,避免了因间断推注法一次性推注量过大,引起的患者刺激性咳嗽,憋闷,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等并发症的危险。结论微量注射持续气管内滴药更有效的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维护了呼吸道的正常功能,达到了最佳湿化效果。

  • 标签: 气管切开术.微量注射泵.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质子抑制药(PPI)是临床上常用的抑酸药物,PPIs阻断了胃酸分泌的最后通道,与H2受体拮抗药(H2-RA)相比较,作用位点不同且夜间的抑酸作用好、起效快,抑酸作用强且时间长、服用方便,所以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本文针对PPIs常用的质子抑制药奥美拉唑的药理特性、用法、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进行介绍,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质子泵抑制药 PPI 奥美拉唑 药理特性 常规用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质子抑制剂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于我院接受酸性疾病治疗的患者76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38例应用常规药物干预,试验组38例应用质子抑制剂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74%高于参照组78.95%,p<0.05;对比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试验组总发生率7.89%低于参照组26.31%,p<0.05。结论:将质子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治疗胃部患病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提高用药安全性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药学分析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