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3D打印非共面模版引导 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个体化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 对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的头颈部肿瘤患者 180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手术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辅助方法进行引导 125I粒子植入。手术后,对比两组患者植入粒子数量、手术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率。结果 治疗 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6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 22.2%;观察组患者植入粒子平均( 33.53±18.20)颗,所有患者于术前计划剂量、分布相差较小,手术均成功,对照组患者植入粒子平均( 30.15±11.48)颗,术后 1周,其中 3例患者肿瘤靶区植入剂量不足,需进行第二次植入,两组患者粒子植入颗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 17.98±3.05)分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的( 40.29±4.17)分钟,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3D打印非共面模板在头颈部肿瘤患者粒子植入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保证植入粒子数量与术前计划较为一致,在肿瘤靶区内分别较均匀,治疗 1个月内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应用。

  • 标签: 3D打印非共面模版 粒子植入 头颈部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mTOR作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在细胞增殖、生存、能量代谢,自噬等相关机制中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mTOR根据其对雷帕霉素的敏感性又分为mTORC1和mTORC2。mTORC1在细胞中的相关机制受到更多的人关注,已经有了很好的研究和认识。但是mTORC2作为mTOR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对其研究相对较少,mTORC2介导的AKT活化信号通路在细胞相关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信号通路在基质重建相关疾病中起了关键调节作用。

  • 标签: mTORC2 AKT 基质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近视性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6月)内,入组观察对象30例(60眼),均为近视性散光,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经治疗,30名患者(60眼)裸眼视力明显提升,实际矫正屈光度在目标矫正屈光度±0.5D、±1.0D范围内术眼占比明显增加,视力稳定。结论:针对近视性散光患者而言,全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角膜光学质量,恢复患者的裸眼视力,在较长时间内保证患者的矫正视力稳定,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全飞秒 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近视性散光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SCI)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128例SCI患者分为内膜.中层厚度(IMT)正常组(35例)、IMT增厚组(50例)、稳定斑块组(24例)和不稳定斑块组(19例),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浆LPA、MMP.9水平,并比较。结果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血浆MMP.9和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2.31±21.79)、(219.62±32.51)、(279.11±36.83)、(382.43±41.92)μg/L比(96.54±21.34)μg/L和(1.91±0.42)、(2.15±0.39)、(2.69±0.51)、(3.27±0.48)μmol/L比(1.69±0.26)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且在IMT正常组、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中,血浆MMP-9和LPA水平逐渐升高,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浆MMP.9和LPA水平与颈动脉IMT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713,P〈0.01;r=0.679,P〈0.01)。结论血浆MMP-9和LPA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颈动脉IMT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并为SCI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溶血磷脂素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