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微钙化与预后因子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1月-2017年6月,选取我院收治167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术前行钼靶X线摄影诊断,根据诊断结果分为微钙化组91例,无钙化组76例,分析研究微钙化影响因素,判断其对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相较于无钙化组,微钙化组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大小超过2cm占比、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较高,P<0.05;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内生存率分别为83.52%、80.2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微钙化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和肿瘤大小有关,且受ER、EP水平影响,是否存在微钙化不影响患者生存状况。

  • 标签: 乳腺癌 微钙化 钼靶X线摄影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气道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综合气道护理,比较两组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炎性因子白细胞(WBC)、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结果观察组PaCO2、WBC、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采用综合气道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炎性反应,改善血气分析指标。

  • 标签: 重症肺炎 综合气道护理 血气分析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和肺功能的变化,探讨避免慢阻肺反复发作的方法。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7例慢阻肺患者治疗前后IL-2、TNF-α的水平,同时测定肺功能。结果①治疗后IL-2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后FEV1%、FVC%、FEV1/FVC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常规治疗能使AECOPD患者IL-2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改善肺的通气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IL-2 TNF-&alpha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并对相关对策进行研究。方法将72只健康雄性大鼠建立胫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4组36个肢体。第一组骨折+盐水组。第二组骨折伴神经损伤+盐水组。第三组骨折+神经生长因子组。第四组骨折伴神经损伤+神经生长因子组。结果1骨痂量干预4周时与第一、三、四组比较,第二组骨痂量最多,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骨计量指标干预2周时,第二组骨吸收表面积明显大于第四组(P<0.05),第一组破骨细胞指数明显大于第三组(P<0.05);干预4周时,矿化骨小梁宽度,第一组明显小于第三组(P<0.05),第二组明显小于第四组(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在周围神经损伤骨折中的应用可以增强成骨能力,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 标签: 骨折早期 愈合 神经生长因子 周围神经损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肺康复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患者108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方法)、研究组(常规康复方法+心肺康复方法),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炎症因子在治疗后的变化进行记录比较。结果研究组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心肺康复计划,能够有效改善其症状,减缓其炎症状况,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肺康复 老年COPD稳定期 临床症状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大承气汤对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30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且排除存在肠绞窄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保守治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加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肠。两组患者至少治疗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X线液气平面消失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且治疗组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CRP、IL-6及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在排除存在肠绞窄的前提下采用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或灌肠,可起到良好的导气泻下化瘀的功效,促进肠功能尽快恢复及减轻患者术后体内炎症。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NSE水平低于对照组,NGF、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对其神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可有效调节其神经营养因子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依达拉奉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格瑞洛在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4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替格瑞洛措施,对照组采取和氯吡格雷临床治疗措施。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替格瑞洛运用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治疗工作中,充分满足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临床治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替格瑞洛 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薁磺酸钠对溃疡性直肠炎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直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薁磺酸钠保留灌肠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用药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腹泻症状缓解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以及腹泻症状恢复正常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薁磺酸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显著,可纠正抗炎细胞因子与促炎细胞因子失衡,缓解腹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沙拉嗪联合薁磺酸钠 溃疡性直肠炎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复方益母草膏与屈螺酮炔雌醇片对药物流产后患者免疫功能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4例行药物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在胎囊排出后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观察组在胎囊排出后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复方益母草膏。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FN-γ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FN-γ及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复方益母草膏与屈螺酮炔雌醇片可以调节药物流产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益母草膏 屈螺酮炔雌醇片 药物流产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