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13C呼气试验是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金标准,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安全无创等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可能造成结果假阳性或假阴性,这对试验操作和护理工作提出高要求。本文从Hp感染概述入手,介绍了13C呼气试验的适应症、操作流程和优点,详细总结了护理配合方法,并对假阴性结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Hp感染 13C呼气试验 操作流程 护理配合 假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过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ARDS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常规治疗无效后给予患者呼吸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分析临床指标及血气,记录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患者的SaO2、HR、RR、Pao2/FiO2、PaO2、和pH治疗后水平均显著较治疗前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PaCO2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60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气胸,并发症发生率为1.67%。结论ARDS患者通过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其疗效快,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呼气末正压通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析640层容积CT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患有甲状腺结节30例患者(52个结节)为研究资料,通过对其CT表现予以回顾性分析,探究良恶性甲状腺结节CT征象差异与表现。结果:单发低密度结节为恶性结节的特点,边缘不清晰、呈不规则形状,密度不均匀,有强化残圈在结节四周,内有不规则坏死区,和正常组织无显著分界;多发低密度结节为良性结节的特点,能以岛状的形式对结节改变予以强化,外形规则,实性结节中度强化,薄厚不均强化环在边缘位置清晰可见,结节壁与其四周锐利光滑,和四周组织又清楚的分界。在增强扫描时密度、结节密度与结节大小方面,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并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通过对照手术病理显示,在结节钙化和形态、是否有包膜和边界及形状等方面,恶性甲状腺结节与良性甲状腺结节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但在是够出现结壁方面,二者却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时,对结节钙化和密度、有无包膜和边界与形态等予以鉴别能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640层容积CT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过程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科800例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体会。并对检测出来的9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抗体检测,详细记录病变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检测出的98例患者,Hp感染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Hp感染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P感染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随着年龄增长HP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做好检测前的护理和准备,检测时规范操作,会使得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的结果更准确,更可靠。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14C尿素呼气试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碳十三呼气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并观察相应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8月间进行碳十三呼气检查的5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对影响碳十三呼气检查结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分析后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良影响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不良影响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及运动、药物因素、消化道症状等均会对碳十三呼气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针对此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也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碳十三呼吸检查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 不良影响事件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疾病患者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188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均取自2023年7月至2023年11月到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各9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宣教,观察组予以针对性知识宣教。分析两组患者碳14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及配合度。结果:观察组碳14呼气试验检测结果Hp阳性者较对照组低,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配合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性知识宣教护理干预全面开展,可有效提升消化道疾病患者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配合度和准确率,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数据,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 标签: 消化道疾病 碳14呼气试验 Hp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疾病患者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中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188例消化道疾病患者均取自2023年7月至2023年11月到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各94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宣教,观察组予以针对性知识宣教。分析两组患者碳14呼气试验检测结果及配合度。结果:观察组碳14呼气试验检测结果Hp阳性者较对照组低,但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配合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性知识宣教护理干预全面开展,可有效提升消化道疾病患者碳14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配合度和准确率,为临床后期治疗提供可靠参考数据,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 标签: 消化道疾病 碳14呼气试验 Hp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76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8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大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ICU时间、死亡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时发现对照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效果更优于大潮气量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潮气量 呼气末正压 急性呼吸窘迫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部占位性病变中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1例腹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检查,对所有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的检查成功率为100%,且图像质量良好。61例患者均确诊为阳性,经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扫描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6.72%,其中术前误诊2例。结论腹部占位性病变中应用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的时间分辨率相对较高,可对腹部占位性病变的性质进行推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腹部占位性病变 磁共振容积动态增强 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09-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通气在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5例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随机法分组,共2组,即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患者采取自主触发/时间控制模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模式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的PaO2、PaCO2值,FEV1、FVC值,治疗前两组均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AVAPS支持通气能够显著提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平均容积 保证压力 支持通气 肺炎 呼吸衰竭 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食管癌放疗患者实施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74例本医院实施治疗的食管癌放疗予以项目研究,选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分组方法是抽签法,对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参照组,一组归入37例。参照组应用5野静态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实验组应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方案的临床指标、Gamma通过情况。结果:(1)食管癌放疗患者均匀性指数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食管癌放疗患者经由治疗后,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其适形指数、总机器跳数较低、有效治疗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食管癌放疗患者经由治疗后(97.30%),与参照组的患者治疗后进行对比(94.59%),其Gamma通过率具有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食管癌患者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治疗效果确切,其适形性较高,能够缩短患者治疗时间。

  • 标签: 食管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技术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结合摄食管理在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20年6月-2021年6月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50例,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摄食管理干预,实验组则实施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结合摄食管理干预,分析2组误吸、吸入性肺炎、鼻胃管留置等发生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误吸、吸入性肺炎、鼻胃管留置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容积黏度吞咽测试 摄食管理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应用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急诊科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69例因各种原因导致心搏骤停进入急诊科抢救的患者分为心肺复苏联动电除颤机对照组(23例),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监测治疗组(23例),和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监测联合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治疗组(23例)。观察三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后ROCS成功率,入院、出院存活率,及射血分数、心排血量、NIHSS评分水平。结果  治疗组给予CQI及PetCO2监测进行CPR治疗后ROCS、入院、出院存活率明显高于CQI治疗组,而CQI治疗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CO、EF、NIHSS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CQI)联合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对CPR患者疗效确切。

  • 标签: []心肺复苏质量指数监测 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自动心肺复苏,呼吸心跳骤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复杂动脉瘤以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双容积重建技术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38例治疗后证实为复杂动脉瘤的患者分成两组,治疗前采用二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19例为对照组,治疗前采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双容积重建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19例为研究组。对比诊断准确性、纠纷事件、操作时间、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准确性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纠纷事件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检查方案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复杂动脉瘤患者采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双容积重建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纠纷事件的发生,缩短检查操作时间,使患者满意度提高。

  • 标签: 复杂动脉瘤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双容积重建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