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张某,女,45岁,2007年2月因右肩部疼痛到甲医院骨科就诊,甲医院骨科接诊医生依据患者主诉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诊断其为“右肩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并给予了一定的保守对症治疗。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患者右肩部疼痛有所缓解,但是自2007年8月起,再次出现疼痛加重症状。

  • 标签: 案例分析 右肩部疼痛 手术 钙化性肌腱炎 对症治疗 检查结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一名医生,面对疾病与死亡在所难免,甚至已是司空见惯,但对于患者,重症甚至是绝症来临时,内心往往不堪一击。医生如何告知

  • 标签: 病情 告知 抉择 医生 隐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病情告知的态度与方法的选择,为不知情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病情告知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三甲医院69名乳腺肿瘤专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医护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病情告知策略。结果: 69份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对乳腺癌患者疾病告知的态度主要为:认为将真实病情完全告知患者利大于弊,真实病情应该告知患者本人,患者本人最有权知晓自己的病情,如果患者家属要求隐瞒病情会妨碍医患之间真诚合作的关系;如果患者坚决要求从医护人员那里得知实情会选择告诉她;乳腺癌病情告知不当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善意的欺骗让自己很不安。医务人员对乳腺癌疾病告知方法的主要选择:医务人员告知患者的病情时,应征求家属同意,并有家属陪同。告知环境应私密性好。告知人员应为乳腺肿瘤专科医生;病情告知时机选择在疾病确诊时,且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商告知策略,可采用选择性部分告知模式。大部分患者对乳腺癌病情和后果知晓,不希望他人指导,也不希望有人谈论死亡问题,因此在进行乳腺癌病情告知时,可有计划分布多次进行,面对面直接口头交流,且应该留有余地,告知内容包括疾病的后果、结局和生存期限,即便病情难以逆转也该让患者看到治疗的希望,对告知重症病情后患者的反应和观察处理护士的作用比医生更重要。结论:医护人员告知乳腺癌患者病情应注意告知方式和时机,有计划有步骤的告知患者。

  • 标签: 医护人员 乳腺癌 病情告知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脏介入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告知与温馨提示的应用效果探究。方法:将我院开展常规护理期间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执行护理告知与温馨提示期间接收的行介入治疗的患者51例作为试验组,对比2组护理风险管理质量评分的数据结果。结果:分析临床护理风险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防范措施、伤害风险、职业防护等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代入统计学结果为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告知 心脏介入 温馨提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旨在对六步癌症告知模型在癌症患者人文关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癌症患者中选择100例参与本次研究,并将其分为人数均等的两组——对照组(常规癌症告知)、观察组(六步癌症告知)。随后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在对照组之上(p<0.05)。结论 在临床上面对癌症患者时,通过应用六步癌症告知模型能够促使人文关怀护理得到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以及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六步癌症告知模型 人文关怀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中的应用效果与 价值 。 方法: 选取本院在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期间内收治的 急诊重症 患者 130 例,将陪同家属共 130 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65 例采用常规护理告知方式,实验组 65 例采用规范化护理告知方式,分析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 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告知方式展开后,对护理满意度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规范化护理告知方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家属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提高患者家属的疾病知识了解与护理工作谅解,有效的降低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临床效果较好 ,使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规范化护理告知 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应用整体护理程序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80例小儿腹泻患儿,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程序。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排便恢复正常的时间、不良反应率。结果:实验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排便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程序效果确切,可加速病情缓解,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整体护理程序 价值
  • 简介:【摘要】:护理程序为现代护理的核心,其模式不断转变,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护理程序是以科学的态度、观点,确认、解决问题,属于动态性与综合性的结合体。在临床实践中,护理程序的使用,具有显著的决策与反馈功能,可实现护理质量的提升。基于此,本文研讨护理程序在急诊护理内的应用,以综述形式呈现。

  • 标签: 护理程序 急诊护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我国现行的医疗纠纷处理途径主要是《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中提出的双方自愿协商、申请人民调解、申请行政调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虽然处理途径很多,但因为医患关系复杂性,目前尚缺乏标准化的处理程序,为更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医疗纠纷,探索并建立一个医疗纠纷标准化处理程序对于目前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标签: 医疗纠纷 途径 标准化 处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治疗中采用整体护理程序,观察该种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 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一组(采用整体护理程序)和二组(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结果:(1)一组和二组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对照中,一组分别为1.17±0.61(天)、4.98±1.24(天),二组分别为3.16±0.55(天)、7.69±1.33(天),(t=5.683,p=0.000),两组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效果对照中,一组分别为90.90%、100.00%,二组分别为63.63%、72.72%,(x2=5.219,p=0.000),两组有差异。结论:对小儿腹泻治疗中采用整体护理程序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小儿腹泻 整体护理程序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患儿(IP)经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IP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5例,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全部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程序为基础的整体护理可使IP临床症状尽快改善,减少病程。

  • 标签: 肺炎患儿 负面情绪 整体护理 住院时间 护理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8月。对象来源:我院儿科收治患儿100例。根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儿分为两组,组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儿实施临床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家长满意度较高,同时临床症状改善用时也快于对照组。结论:腹泻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腹泻次数,保证患儿的健康,提升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小儿腹泻,整体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PDCA程序在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使其加快脑卒中失语患者的后期康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PDCA程序,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康复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采用的不同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失语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存在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在脑卒中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PDCA程序,有利于患者病情改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PDCA程序 脑卒中失语 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