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文明,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提出了目标,在此基础下医院的节能管理问题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医院等机构在促进和推动整个社会低环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此作者分析了医院的相关能耗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双碳背景 医院节能管理 节能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CT(DSCT)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源CT(DSCT)能量技术应用于尿路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DSCT能量扫描及血清尿酸测定,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将结果与采用红外光谱法分析结石成分的结果作对比,计算DSCT在分析尿酸盐结石及非尿酸盐结石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0%及98.0%。结论DSCT能准确地区分尿酸盐结石和非尿酸盐结石。使用DSCT能量技术在治疗前对尿路结石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预防结石形成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源CT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尿路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进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研究样本共取127例,均为2019年12月至2022年01月使用青霉烯类抗菌药,依据是否实施药学干预分为干预前(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和干预后(2021年01月至2022年01月),比较干预前后青霉烯类抗菌药不合理用药率、用药满意率。结果:青霉烯类抗菌药不合理用药情况如下:药学干预前,7.09%品种选择不当,16.54%用法用量不当,13.39%无会诊,14.96%无微生物送检,15.75%适应证不适宜,比干预后1.57%、7.87%、0.00%、6.30%、4.72%高,P<0.05。干预后,青霉烯类抗菌药用药满意率96.06%,比干预前83.46%高,P<0.05。结论: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中加强药学干预可增强用药规范性,显著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升用药满意率。

  • 标签: 用药研究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满意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70 例 肺阻塞 (PE)患者 应用能CT中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 2018 .05 ~ 2020 .02 间收治 70 的疑似 PE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均行 flash源 CT能量肺动脉成像,扫描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 Lung PBV及 Lung Vessels处理,观察 CTPA、 CTPA+Lung PBV、 CTPA+Lung Vessels对全部栓子的检出效果,并计算 Lung PBV、 Lung Vessels与 CTPA在周围型 PE诊断中的一致性。结果 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检测并分析了歧杆菌代谢产物及其细胞中脂肪酸的构成,以探究歧杆菌代谢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歧杆菌脂肪酸存在一定不同,其含量在代谢物中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棕榈酸、硬脂酸、二十四烷酸为各歧杆菌代谢产物及细胞中的主要脂肪酸。各菌株代谢产物中,棕榈酸与硬脂酸质量浓度比值约为3.00左右;代谢产物无芥酸、二十四烯酸等。

  • 标签: 双歧杆菌 代谢特性 探究
  • 简介:我国的药品供求轨迹似乎完全不符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价格变化甚至与市场供求关系背道而驰。在中国药品市场上,某些药厂和药商能够将“铜”变成“金子”,甚至是“稻草”变“金条”。类似的情况可以列举出很多,基本上都是作为生产者的企业或供应者的医院、销售公司似乎可以完全不考虑市场供求关系,

  • 标签: 药价 药品 价格监管 物价审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1月医院实验室分离出 92株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进行鉴定,并总结其药敏测试结果。结果:通过鉴定发现 92株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中有 32株肺炎克雷伯菌, 30株大肠埃希菌, 18株克雷伯菌, 12株阴沟肠杆菌。药敏测试发现, 92株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对头孢曲松、哌拉西林、氨曲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具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替加环素的耐药性最低。结论: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存在多重耐药的特点,导致临床治疗难度增加,因此需要加强临床检查和药敏试验,从而选择高敏抗生素治疗。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分析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对CRE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和鉴定,采用BD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检测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分析,对耐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采用改良Hodge方法进行青霉烯酶确证实验,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试验采用E试验进行复核,统计CRE的耐药情况和临床分布。结果2016年共检出肠杆菌科细菌1730株,其中CRE38株占2.20%,包括阴沟肠杆菌(ECL)9株占0.52%,大肠埃希菌(ECO)5株占0.30%,肺炎克雷伯菌(KPN)24株占1.39%。神经内科和ICU各8株均占21.05%,泌尿外科7株占18.42%,神经外科和康复科及呼吸内科各4株均占11.43%,肾内科2株占5.26%和内分泌科1株占2.86%。药敏结果显示:耐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最低为7.9%,其次为阿米卡星57.9%,再为左氧氟沙星76.25%;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94.5%、97.3%和94.8%。对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00%、80%,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83.4%、95.8%,阴沟肠杆菌分别为77.8%、100%。结论耐青霉烯类肠杆科细菌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的选择。CRE菌株在ICU、脑科综合区和泌尿外科较为集中,应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播散。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 肠杆科细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耐青酶类阴沟肠杆菌的临床特征与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6月阴沟肠杆菌感染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Phoenix-M5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单因素及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耐青霉烯阴沟肠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54名患者中分离出28株耐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占比18.2%,耐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主要分离自血液、引流液、腹水,病房主要分布在ICU、肝胆胰外科。分别占比50%和14.3%,入住ICU、腹腔感染、使用抗菌药物≥7天是耐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耐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检出率较高,尤其关注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减少耐青酶类阴沟肠杆菌的发生。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 阴沟肠杆菌 危险因素
  • 简介:极具创造性的SOMATOMDefinition,世界首台源CT一种与您以往见过的完全不同的CT,一种将永远改变您对CT认识的CT,一种将在CT世界掀起一场革命的CT。她的问世再一次显示出了西门子在CT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创新的领导者地位。

  • 标签: CT 界首 临床应用 技术创新 领导者 西门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妊娠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我院42例胎妊娠产妇为研究对象,对重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见并发症中早产发生率64.28%,妊高征发生率26.19%,贫血发生率14.28%,胎膜早破发生率14.28,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4.7%。结论胎妊娠并发症多,经过有效医疗处理及精心护理,产妇并发症及胎儿死亡率大大降低。

  • 标签: 双胎妊娠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他率先成立"疑难疾病影像诊断专家义诊工作室",已让上百位原打算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免除了手术之苦;他带领团队创建"一无三零"影像一条龙服务,受到患者高度赞赏,并经社会公开投票,荣获上海市"首届精神文明创新奖";在30余年的从医历程中,他以医者的仁心与慈爱,给无数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和信心。他就是上海市同济医院副院长、医学影像科主任王培军教授。"我永远记得他慈爱的目光""我大学一毕业,就来看望王培军教授。

  • 标签: 医学影像科 疑难疾病 影像诊断 医院副院长 仁心 王先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评定。方法90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氯吡格雷片,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其他治疗),入院第1、7天进行NIHSS评分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情进展,恶化者5例,(11.11%),无效4例(8.89%),好转20例(44.44%),痊愈16例(35.56%),总有效率80%;对照组病情进展,恶化者8例(17.78%),无效7例(15.56%),好转21例(46.67%),痊愈9例(19.99%),总有效率66.66%。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优于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阿司匹林肠溶片 氯吡格雷片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