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浪潮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同时国家也越来越注重对医学卫生人才的大力培养;我国就目前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医疗事业未来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医教协同”这一全新政策理念。“医教协同”理念要求医学教育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教协同”理念开始成为国家与医学教育领域所关注的一项研究热点课题。为此,本篇文章将在明确医教协同具体内涵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我国“医教协同”理念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状况,最后针对我国医教协同研究发展趋势作出简要的论述,期望能够对我国医学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 标签: 中国医教协同 发展历程 未来趋势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医教协同模式背景下,通过改革护理教学模式,提高护士岗位胜任力,培养临床实践护士。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高职护理专业2020级1班和2班为实验组(200人),3班和4班为对照组(200人)。实验组采用医教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应用能力。结果  在考试成绩中,实验组的理论成绩(88.49±3.63)和实操成绩(90.39±3.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理论成绩(81.62±3.28)和实操成绩(86.30±2.5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教协同 高职院校 护理 人才培养 模式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患者10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协同护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2020年3月1日—2021年3月1日期间于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选择200例进行观察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100例患者,主要包括病毒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及其他类型心脏病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利用协同护理模式,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成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心律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相对较短,P<0.05。结论:采用协同护理模式,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强化对心脏功能的改善,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护理 改善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诊的心内科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8.00%。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治疗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帮助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治疗 ESCA ADL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5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3例,协同护理),比较不同护理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空腹血糖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用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实施协同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协同护理 血糖指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于心内科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 方法 : 选取时间段为 2018.12 月 ~2019.12 月期间,因心脑血管疾病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 150 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75 例患者。对照组为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协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干预措施下的 ESCA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评分和 ADL (生活自理能力量表)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护理干预前相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ESCA 评分和 ADL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 ESCA 评分和 ADL 评分改善情况更佳,(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 98.66% ,对照组为 85.33%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促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促进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医学教育与我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由于医学的职业特殊性,在高等教育与临床教育中,除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思想政治教育也极为重要。临床护理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需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结合,是护生后期正式走向工作岗位的重要过程,带教老师不仅要向临床护生传授临床护理的相关知识和经验,还需注重对其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思政协同教育对整体教育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思政协同教育下临床护生的带教模式进行了如下分析。

  • 标签: 思政协同 临床护生 带教模式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30例,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针对观察组采取协同护理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我国的各大医学院对于护生的医德与人文素质方面的关注力度还远远不够,致使我国护生在工作当中产生了一定的问题。现如今,我国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医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提高护生的医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的和谐,同时还可以促进护生的全面发展

  • 标签: 医教协同 护生 医德 人文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制定以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为导向的研究任务,并在其护理工作中探究协同护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于心内科中选取70例患者参与至本次研究中,对其进行基本资料的调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参与实验。通过两组对照的方式会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需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照旧,并分析其实际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护能力均有明显提升,相比之下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加强对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促使患者提升自护能力。

  • 标签: 心内科 协同护理模式 自护能力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协同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的应用效能。方法:2021年2月-2022年9月,将104例心内科住院患者分两组,各52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运用协同护理模式,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ESCA计量指征、ADL计量指征和SF-36计量指征。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计量指征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ESCA计量指征、ADL计量指征和SF-36计量指征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ESCA计量指征、ADL计量指征和SF-36计量指征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心内科住院患者运用协同护理模式,效能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心内科住院患者 协同护理模式 常规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在临床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对照实验形式,将2022年1月-2022年12月88例参与研究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分为2组;常规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4例)接受协同护理;观察、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 特殊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

  • 标签: 协同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全面评估该模式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总结协同护理模式在提高心内科患者护理效果方面的效益。并提出未来协同护理模式发展的方向,以促进心内科患者康复,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8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0个病例作为实验组,40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记录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有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为未来优化护理实践、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了有力的科学基础。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护理 自我护理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医教协同是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必由之路。通过精神卫生学院“医教协同”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制定医院内部教学管理组织框架、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师系统培训计              划等,实现学校、临床医学部之间医教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发展的目标。

  • 标签: 精神医学 医教协同 教学管理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干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22年8月份至2023年8月份收治的80例患儿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平衡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儿的数量为40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实验组提供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以及负性情绪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效果更佳,负性情绪得到改善,P<0.05,组间差异存在。结论:为小儿肺炎患儿提供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改善患儿临床指标,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提倡。

  • 标签: 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 小儿肺炎
  • 简介:依据赫尔曼.哈肯的协同学原理,建立了基于协同学原理的区域协同医疗系统的模型,确定了模型关键序参量是协同价值,分析了区域协同医疗系统的自组织运动及协同机制,并以某区域协同医疗系统为例对区域协同医疗系统的构建和协同效应进行探讨,可为构建区域协同医疗系统、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 标签: 协同学 区域协同医疗 协同机制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总结相关管理措施,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管理后,实验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多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可以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内科 护理管理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