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一种简易钳法微创治疗跟腱断裂的实践经验。跟腱断裂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运动损伤,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方法虽有效,但术后恢复时间长,易产生并发症。因此,寻求一种微创、高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的简易钳法,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方法。本研究对跟腱断裂患者采用简易钳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术后恢复情况。该方法利用钳的特殊形态,通过小切口实现跟腱的精准修复。与传统手术相比,该方法具有创伤、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跟腱功能得到有效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由于手术操作简单,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易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 标签: 自制套管,微创,跟腱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阴道行无齿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入选本次调查,参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实验两组,每组29例,前者接受常规治疗,后者则施以经阴道行无齿钳钳夹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止血起效时间、平均出血量的差异,并观察实验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止血起效时间、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5±2.6)min、(899.2±145.9)mL,与对照组的(12.4±3.2)min、(1470.4±356.4)mL比较差异显著,运用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未见病例出现因钳夹术导致的感染、损伤与组织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经阴道行无齿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可迅速达到止血目标,且经济、便捷、安全,具术后无并发症等优势,适合在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经阴道 无齿卵圆钳钳夹术 产后出血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068-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中心电图检查的运用价值。方法:2021年8月到2022年10月,以医院收治的6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医院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检查,以前者为金标准,统计后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的急性心肌梗死确诊率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无差异(P>0.05)。心电图的前间壁梗死、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后壁心肌梗死准确诊出率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心电图检查,检查准确性较高,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案。

  • 标签: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检查 前间壁梗死 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下壁心肌梗死 后壁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净化中心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方法通过血液净化中心的护理管理措施,对医院感染进行护理管理。结果血液净化中心实施护理管理,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将病症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性控制在最低,促进了患者更快的康复。结论血液净化中心对于控制医院感染起着关键作用,高效、安全的护理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血液净化中心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50 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 25 例。两组患者均采取传统护理方式,其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有效护理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心率指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 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率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 P > 0.05 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率指标、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 < 0.05 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有效护理于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不仅有效提高患者各项心率指标的同时,还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有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应用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64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取盲抽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患者,前者沿用常规护理模式,后者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深入比较。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相对较为均衡(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护理前,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在治疗期间予以心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升其整体依从性,从根本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脑梗死 心理干预 健康教育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医天针法是传统中药疗法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对于人体经络的调理和治疗。该方法通过针刺穴位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的目的。在临床上,中医天针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本文将对中医天针法的基本理论及操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 标签: 中医 天圆针法 针灸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探究。方法,选择了我院心律失常的剂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七十三例,给所有的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QTc、QTd、HR等心率指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都被成功的抢救,其成功率达到100%。并且对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其护理后QTc、QTd及HR等心率指标明显优于护理前,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并且采取了护理干预,能够让抢救成功率很大程度的提高,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上的广泛运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介入治疗 心律失常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圆孔未闭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方法: 采用医学样本勘验对比法,选取 2015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6 0 例预防接种儿童 , 按照研究需要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列,等 分为对照组 和 观察组 。对照组为健康儿童,观察组为圆孔未闭儿童,临床观察两组儿童 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 和对照组在接种后不良反应情况上,数值对比分别为 6.67 %( 2 /30 )和 6.67 %( 2 /30 ), 无 统计学意义( X 2 =1.000 , t=0.000, P > 0.05 ) 。 结论: 圆孔未闭预防接种的安全性确切,与正常健康儿童相比,差异不显著,临床针对该类特殊儿童的预防接种,在严格接种前禁忌症前提下,可作为有效提升该类儿童机体免疫力的方法加以推行。

  • 标签: 卵圆孔未闭 预防接种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展开讨论。方法从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80例,按照其意愿分成两组,一组为常规组,一组为护理干预组。常规组45例在接受介入治疗中出现心律失常,其住院时间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45例同样在接受介入治疗中出现心律失常,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都能成功完成,常规组显效37例,占82%。护理干预组显效44例,占98%。常规组效果低于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如果在治疗期间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护理干预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当专业的护理干预技能,能够在病人住院期间提供专业而有效的护理进而提高治疗效果,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大力推广并运用。

  • 标签: 护理干预效果 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急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效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84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均为43例。A组采用有效护理干预,B组采用常规护理。分别对A组和B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满意度这一指标上,A组97.735较对照组77.27%高(P<0.05)。结论有效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其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有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胸痛中心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优化的护理急救流程的效果。方法 基于特定时间(2020年6月-2021年6月)及固定范围内(本胸痛中心),选取AMI患者50例,将2020年6月-2020年12月接收的25例AMI作为A组,采用传统护理急救模式;另把2021年1-6月接收的25例AMI患者当作B组,实施优化的护理急救流程,就两组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入门至转出医院(DIDO)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B组DIDO时间、完成首份心电图时间均较A组短(P<0.05)。结论 针对胸痛中心,通过优化护理急救流程,能缩短AMI患者的诊疗操作时间,促进其救治成功率的提高。

  • 标签: 胸痛中心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