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响应国家优生优育政策及女性对产后健康意识的提高,医院及女性对产后康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产后康复项目主要是通过固定的治疗方案来做盆底康复治疗,治疗的处方主要是单一频率,单一波群的电刺激脉冲波对盆底肌进行电刺激治疗,但不同症状的患者使用单一的治疗方案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医疗器械技术及临床研究的发展,最近几年推出了集合评估-治疗的生物刺激反馈仪,目前主要是通过采集肌电及压力通道来评估盆底肌各个肌肉群的情况。该论文主要是研究如何通过人体腔内(阴道或肛门)专用生物反馈肌肉刺激探测器捕捉和测量盆底肌肉群在收缩和放松过程中的峰值肌电(EMG),通过肌电图的变化展现在显示器上,让患者感知、理解这些信号,并根据这些信号学会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意识调控骨盆底肌肉的活动的仪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比较生育后子宫腺肌症复发的概率与无法生育单纯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症的复发概率。方法:将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68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按照患者生育情况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无法生育子宫腺肌症患者34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生育后子宫腺肌症患者34例接受曼月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复发几率,对比两组患者子宫增大、子宫内膜脱落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整体疾病复发几率、子宫增大率、子宫内膜脱落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复发 生育
  • 简介:摘要:目的 以儿科输液患儿为例,对优势匹配沟通法在其中的使用价值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此次将我院在2019年2月到2020年1月收治的84例儿科输液患儿以随机盲选法分成两个不同的组别,每组平均为42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优势匹配沟通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然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1)在输液依从性评分,观察组显著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2)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在儿科输液护理中优势匹配沟通法的应用价值颇高,值得采纳及使用。

  • 标签: 儿科输液护理 优势匹配沟通法 护理效果
  • 简介: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从部分试点城市所出台的方案以及试点工作的进程来看,并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此前所谓的“神木模式”、“高州模式”等等,在媒体的宣传下,都是成功的案例,但都被专家认为复制的可能性很小。这意味着这些成功的案例不能大范围地推广。其原因何在呢?本文作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各地财政机制对医改的影响很大。因此,作者提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应有相配套的财税机制作保障。如果有统一配套的财税机制协调推进医改,其各地医改的模式也会大同小异。

  • 标签: 医院改革 财政机制 公立 匹配 试点城市 意味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卒中中青年患者实施时机框架基础上的供需匹配护理模式,剖析其护理干预价值。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2年2月中选择研究范例,纳入医院收治的脑卒中中青年患者100例,同时选择100名照护者,使用双色球抽选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和50例照护者,参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提供时机框架基础上的供需匹配护理模式。收集护理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依从性百分比是观察组高于参照组;自我护理评分数据则是观察组比参照组的数据高,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时机框架基础上的供需匹配护理模式应用后效果显著,可以提升护理依从性,并且不断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时机框架基础 供需匹配护理模式 脑卒中中青年患者
  • 简介: 摘要:目的:新的留置引流管的方式及缝合技巧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外科 2021 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患者共200例。分为非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组59例和引流管切口后置入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组141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最终48例非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组和48例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组成功匹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VAS疼痛评分、BCS舒适度评分、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切口愈合情况、术后1个月满意度等。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术后前 3 d 连续缝合组切口 VAS 疼痛评分、BCS 舒适度评分及术后满意度均显著优于间断缝合组 结论 连续缝合引流管后置方法可以达到胸外科快速康复要求,本方法安全、有效,并能满足患者对伤口愈合的美观需求,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皮内缝合 单孔胸腔镜 倾向性评分匹配 VAS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及发生概率影响观察。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患儿例数为100例,研究时间为2016年4月~2018年1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泼尼松治疗,而观察组则利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泼尼松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保证其健康。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泼尼松 小儿肾病综合征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氯吡格雷联合钙拮抗剂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的降低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96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此间,基于患者采取用药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置入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氯吡格雷联合钙拮抗剂实施治疗。分析在不同治疗方案应用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得到了更好的管控,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采取氯吡格雷联合钙拮抗剂治疗,可使患者病情得以更好的稳定,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 标签: 常规治疗 氯吡格雷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