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介入性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8年 12月份至 2019年 6月份收治的 106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诊断并给予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71.7%)明显高于对照组( 96.8%)。结论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采用介入性临床诊断与治疗,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疗效,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冠脉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治疗防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手术治疗的 15例医护人员进行研究, 2018年 6月前未实施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 2018年 7月开始实施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介入治疗防护中,操作人员采用铅防护服、铅眼镜、铅玻璃防护屏及床下铅橡胶帘等综合性防护措施,并从距离控制方面加强防护,对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实施前后 X线辐射剂量进行对比。结果: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实施后,医护人员铅防护服、铅玻璃防护屏及床下铅橡胶帘 X线辐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实施前;辐射距离方面,与球管距离 3m的 X线辐射剂量明显低于 2m、 1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在介入手术治疗中应用,对 X线辐射剂量能够有效控制,且与球管距离越远,辐射量越少,射线危害越少,对操作者保护效果越好。

  • 标签: 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 介入治疗防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在老年急性心梗介入治疗的疗效观。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至 2020年 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的 92例老年急性心梗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6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常规药物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患者病情有效率以及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 97.82%(45/46),对照组有效率为 73.91%(34/46),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 ST段回落幅度> 70%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心梗介入治疗,使用盐酸替罗非班治疗,可以提高病情有成效,且冠状动脉血流情况较好,值得应用与广泛推广。

  • 标签: 老年急性心梗冠脉介入 盐酸替罗非班 病情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造影与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冠心病中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50 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冠状动脉与平板运动试验。比较冠心病诊断结果。 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明显高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平板运动试验,能有效提高诊断效果,且该方法属于无创诊断,能有效降低对患者伤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脉造影 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介入治疗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心梗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急性心梗患者共 68例,入组时间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根据治疗时间,将 68 例患者分成 2 组,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n=34 )发病 3 ~ 12 h 内治疗,观察组( n=34 )发病 3h 内治疗,均实行急诊介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7.05% ,高于对照组 82.35% ,二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5 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共 12 例,比较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心梗,超早期经桡动脉穿刺急诊介入术治疗,疗效更显著。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冠脉介入 时间窗 急性心梗 不良心血管事件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观察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介入治疗不同时间窗对急性心梗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 急性心梗患者共 68例,入组时间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根据治疗时间,将 68 例患者分成 2 组,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 n=34 )发病 3 ~ 12 h 内治疗,观察组( n=34 )发病 3h 内治疗,均实行急诊介入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7.05% ,高于对照组 82.35% ,二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 5 例不良心血管事件,对照组共 12 例,比较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心梗,超早期经桡动脉穿刺急诊介入术治疗,疗效更显著。

  • 标签: 经桡动脉穿刺急诊冠脉介入 时间窗 急性心梗 不良心血管事件 影响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经桡动脉、股动脉进行造影的护理需求,为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80例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根据患者的入路方式分为对照组( 90例)与观察组( 90例)。对照组为股动脉入路,观察组为桡动脉入路。给予所有患者术后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情绪烦躁发生率以及腰背酸痛发生率、满意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者患者的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发生率、腰背酸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经桡动脉行造影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患者更少发生并发症,患者感到更满意。

  • 标签: 冠脉造影术 股动脉 桡动脉 临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合作性学习模式在监护病房 (CCU)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 在我院 CCU 进行实习的护生 48 名 , 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 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 各24 名 , 给予 对照组传统教学 模式,给予观察组合作性学习教学模式,对比两组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同对照组比较发现 , 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 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学习积极性、语言沟通能力、临床应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各项指标 考核评分结果均较高(P< 0.05)。 结论:合作性学习模式能够有效提高 CCU 护理教学 质量及临床护理能力 。

  • 标签: 合作性学习模式 CCU 护理教学 效果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对老年无肝素经桡动脉患者实施造影期间的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09 例老年肝素经桡动脉患者按随机对照实验( RCT )将其分成 A 、 B 组,两组均实施造影治疗,其中 A 组( 55 例,无肝素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 B 组( 54 例,有肝素患者)单纯予以常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口血肿、止血效果、血栓形成和绷带包扎时间及舒适度等各项临床指标差异。 结果 : 1 ) A 组术后压迫时间、肿胀程度及舒适度均显著优于 B 组,差异显著( P < 0.05 )。 2 ) A 组 T 1 、 T 4 的 APTT 值与 B 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 0.05 ),而 T 2 、 T 3 时的 APTT 值则显著低于 B 组( P < 0.05 )。 3 ) A 组 围手术期出血、穿刺口血肿、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低于 B 组,绷带包扎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 B 组( P < 0.05 ),两组 Allen`s 实验发生率则无显著差异( P > 0.05 )。 结论 :在 老年无肝素经桡动脉患者实施造影期间科学、合理的予以 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改善其临床疗效极有帮助,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无 肝素 桡动脉 冠脉造影 针对性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通过介入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演技据分析。方法:我院在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一共收治了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所有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介入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的DT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和NIHHS评分(神经功能损伤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5%(31/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两组患者的NIHHS评分和DT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NIHHS评分和DT评分分别为:(17.43±1.82)分,(3.10±0.59)分,对照组患者的NIHHS评分和DT评分分别为:(22.41±2.16)分,(4.89±0.57)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介入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介入治疗 护理满意度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介入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收治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患者的 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57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5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介入护理),收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针对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介入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护理 脑血管 介入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新肺炎疫情期间防护体会。 方法 纳入我院于 2020 年 3 月间收治的 40 例新肺炎患者作研究样本,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总结新肺炎疫情期间防护体会。 结果 40 例患者中对防护工作评价结果显示 : 非常满意 33 例、一般 7 例、不满意 0 例。 结论 新肺炎疫情期间防护工作重点包括医护人员管理、意识、行动、患者等环节。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 防护 传染病 病毒 传播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肺炎来势汹汹,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压力,同时也对每个人造成心理影响。当前形势下,很多人因疫情爆发接触发热患者等情况需要进行隔离。从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到检测后发现确诊,很多患者遭受着身体的痛苦的同时,心理折磨造成的巨大压力也随之而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对他们进行身体康复治疗,心理护理工作更是重要工作。

  • 标签: 新冠肺炎 感染 接受 康复
  • 简介:【摘要】 本文目的探究在对原发性脑血管患者和病人实行胆总管介入治疗时 , 使用胆总管介入治疗护理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研究方法本次关于介入治疗和护理在脑血管性疾病进行治疗的患者和病人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分析观察研究。选择了在我院 2017 年到 2018 年治疗的 80 名原发性脑血管患者和病人作为本次的主要研究对象 , 将脑血管患者长期使用随机分配的护理方法平均的划分为两组 , 每组的护理人数 40 人 , 实验组脑血管患者在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方法上使用了介入治疗。 研究结果 : 经过介入治疗之后实验组脑血管患者的疾病复发率和脑血管并发症的康复发生率都有明显的优于长期使用普 通的护理治疗方法的患者和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 新病毒属于呼吸道感染疾病,目前病毒感染的几率也在不断上升。检查患者体内的核酸已经成为确诊的主要依据。但是根据从当前临床分析来看,核酸检测阳性率并不理想,这就给病毒核算检测工作增加了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在实验条件上、检验人员上和检验过程中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注重以新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当前核酸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能够为抗战疫情提高重要依据。

  • 标签: 新冠病毒 核酸检测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