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峨眉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毛细支气管炎,并随访2年的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性别、饲养宠物、哮喘家族史、肥胖、湿疹史、母乳喂养时间、按时接种卡介苗(BCG)、父亲吸烟情况、过敏体质、疾病严重程度及应用免疫球蛋白(Ig)治疗11项因素影响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哮喘发生率差异进行比较;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峨眉山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不同性别及家中是否饲养宠物患儿的哮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哮喘家族史、肥胖、有湿疹史、母乳喂养≤4个月、未按时接种BCG、被动吸烟、过敏体质、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和未应用Ig治疗患儿的哮喘发生率(45.2%、41.7%、42.6%、40.8%、37.5%、94.7%、57.9%、48.8%、37.3%)较无哮喘家族史、无肥胖、无湿疹史、母乳喂养〉4个月、按时接种BCG、未被动吸烟、无过敏体质、轻型毛细支气管炎和应用Ig治疗患儿(19.4%、21.9%、17.7%、19.8%、22.7%、3.6%、16.1%、18.3%、4.2%)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6、5.37、8.47、5.02、3.84、18.48、10.27、9.65、13.27,P〈0.05)。2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独立保护因素包括母乳喂养〉4个月(OR=0.472,95%CI:1.926~15.687,P〈0.05),按时接种BCG(OR=0.772,95%CI:2.889~19.604,P〈0.05)和应用Ig治疗(OR=0.914,95%CI:1.836~10.419,P〈0.05);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哮喘家族史(OR=16.695,95%CI:2.783~28.258,P〈0.05),肥胖(OR=5.498,95%CI:1.772~13.486,P〈0

  • 标签: 细支气管炎 哮喘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儿童
  • 简介:患者女性,36岁,因"停经8+个月,下腹痛半个月"于2010-04-09,12:30pm入本院.病史采集:G4P1,孕龄为34+5孕周,LMP为2009-08-09,EDC为2010-05-16.外院疑诊为阑尾炎,住院保守治疗半个月,腹痛症状未缓解,遂至本院就诊,以"晚期妊娠+阑尾炎"收入院.12年前,患者剖宫产时发现双子宫、单宫颈、单阴道,左侧子宫妊娠.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护理 病史采集 保守治疗 晚期妊娠 剖宫产术
  • 简介:支气管哮喘(简称为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世界各国的哮喘患病率有所上升。在英国,学龄儿童哮喘患病率1964年为4.1%,1989年为10.2%,1994年为19.6%。美国10%~15%的男孩和7%~10%的女孩曾有哮喘发作史。我国2000年进行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发病机制 慢性呼吸道疾病 儿童哮喘 患病率 哮喘发作
  • 简介:气道高反应性(airwayhyperresponsiveness,AHR)是支气管哮喘(哮喘)区别于正常人的重要特征。几乎所有哮喘患者存在气道反应性增高,而且哮喘病情越重,其气道反应性越高。但AHR者并非全是哮喘,也可见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胃食管反流(GRE),支气管扩张,过敏性肺泡炎,结节病,囊性纤维化,移植肺,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等疾病。

  • 标签: 儿童支气管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气道反应性增高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充血性心功能衰竭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乙酰甲胆碱(MCH)对慢性咳嗽儿童进行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BPT)判定呼吸道高反应性(AHR)及其程度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本院就诊并治疗的700例慢性咳嗽儿童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年龄分为≤3岁组(n=534)和〉3岁组(n=166)(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知情同意书)。对其使用MCH进行BPT,记录试验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咳嗽情况及肺部哮鸣音改善情况等。结果700例患儿中,BPT的总阳性率为80%(560/700)。两组患儿BP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0例患儿试验前、后生命体征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一例患儿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慢性咳嗽儿童使用MCH进行BPT安全可靠,在其病因诊断中具非常重要作用,适用于不具备儿童潮气肺功能仪等设备的基层医院。

  • 标签: 人工支气管激发试验 乙酰甲胆碱 慢性咳嗽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对要求保留子宫的宫颈肌瘤患者进行经阴道剔除与经腹腔剔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住院治疗的72例单发宫颈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35.1±4.6)岁。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分为经阴道组(n=36)与经腹腔组(n=36),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5.6±4.5)岁与(34.2±4.8)岁;宫颈肌瘤最大直径分别为(5.2±2.4)cm与(4.9±2.6)cm;对其分别采取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与经腹腔宫颈肌瘤剔除。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最高体温、肛门排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及肌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29,0.5087;P〉0.05)。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均无邻近器官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经腹腔组与经阴道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99.5±45.5)min与(78.4±25.3)min,中出血量分别为(150.1±88.5)mL与(116.4±40.5)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318,2.0775;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15.3±5.3)h与(12.9±4.2)h,抗菌药物使用天数分别为(3.4±2.5)d与(2.2±1.2)d,住院天数分别为(5.2±1.8)d与(4.4±1.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294,2.5964,2.2188;P〈0.05)。结论经阴道剔除与经腹腔剔除对治疗宫颈肌瘤均安全可行。二者均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经阴道宫颈肌瘤剔除较经腹腔剔除的手术时间更短、中出血量更少,而且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更短、抗菌药

  • 标签: 子宫颈肌瘤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阴道式 子宫颈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7月在本院儿科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63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输注甲基强的松龙(1~2)mg/(kg·d)×5d;对照组(n=3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氢化可的松(5~10)mg/(kg·d)×5d,两组均同时静脉输注氨茶碱3mg/(kg·d),进行平喘治疗,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给药方式(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与体征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31,80.65%vs.17/32,53.1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03±1.22)dvs.(9.75±1.41)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

  • 标签: 甲基强的松龙 氢化可的松 毛细支气管炎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妇产科诊治的170例EC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石蜡包埋切片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所有EC患者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在诊断肿瘤细胞级别、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及宫颈累及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差异,及影响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粗符合率的临床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北京军区总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1在肿瘤细胞级别的诊断上,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低分化的敏感度(87.5%)分别较诊断高分化、中分化的敏感度(74.7%、56.1%)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23.97,P=0.028、0.000);诊断低分化的特异度(98.4%)较诊断高分化的特异度(75.4%)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5,P=0.000)。2在肿瘤组织学类型的诊断上,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为Ⅰ型的敏感度(88.5%)较诊断为Ⅱ型的敏感度(33.3%)高,诊断为Ⅰ型的特异度(45.5%)较诊断为Ⅱ型的特异度(88.8%)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99、43.03,P=0.000、0.000)。3在诊断肿瘤肌层浸润深度上,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深肌层浸润的敏感度(95.0%)较诊断浅肌层浸润的敏感度(86.5%)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P=0.032);诊断深肌层浸润的特异度(99.2%)与浅肌层浸润的特异度(95.5%)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χ2=1.52,P=0.218)。4在诊断宫颈累及方面,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宫颈累及的敏感度(20.0%)较诊断无宫颈累及的敏感度(100.0%)低,诊断宫颈累及的特异度(100.0%)较无宫颈累及的特异度(20.0%)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3.33、133.33,P=0.000、0.000)。5研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冷冻切片 石蜡包埋 活组织检查 女性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子宫次全切除(LSH)和子宫全切除(LTH)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于本院行腹腔下子宫切除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LSH组(n=100)和LTH组(n=100)。两组患者的年龄、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输血情况),术后短期恢复指标(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安置负压引流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远期随访指标(术后痛经缓解状况、性生活质量评价、日常生活质量评价、盆底组织支撑情况、宫颈残端病变及恶变率,以及是否存在术后持续周期性阴道少量出血)等进行对比分析,评价LSH和LTH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结果LSH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均较LTH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亦显著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术后疼痛评分、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质量评价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症状均有效缓解,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LSH治疗子宫腺肌病优于LTH。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腹腔镜 子宫次全切除术 子宫全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早产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3年6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生后24h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治疗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是否为BPD,将其分为BPD组(n=22)和非BPD组(n=38)。两组患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构成比、生后5minApagar评分、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次数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于在气管插管拔除之前采集BALF,采集时间点分别在生后第1,3,7,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BALF上清液中HGF、VEGF及sIgA水平,并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金华市中心医院(浙江大学金华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育英儿童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BPD组患儿接受呼吸机治疗时间明显较非BPD组长(Z=3.283,P=0.001)。②早产儿生后2周内不同时间点,BPD组患儿BALF中HGF及VEGF水平均低于非BPD组(P〈0.05),且随着日龄的增加,BPD组的HGF水平逐渐下降,而VEGF水平逐渐升高。③出生后第3天HGF及VEGF水平与BPD转归呈负相关关系(OR=0.806,95%CI:0.764~0.851,P〈0.01;OR=0.288,95%CI:0.189~0.439,P〈0.01)。结论BPD早产儿BALF中HGF、VEGF水平明显低于非BPD早产儿。出生后第3天的HGF、VEGF低水平表达与BPD发生具有相关性。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婴儿 早产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中3种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2月至2010年8月于本院确诊并住院接受腹腔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治疗的3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中止血方法,将其分别纳入子宫动脉阻断组(n=12,采取子宫动脉阻断止血),垂体后叶素组(n=12,采取垂体后叶素止血)和双极电凝组(n=12,采取双极电凝止血)。3组患者年龄、肌瘤数量及直径、月经规律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3组手术时间、术后72h体温、排气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中止血效果最佳,亦可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止血方法联合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动脉阻断 垂体后叶素 止血
  • 简介: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uterinebleeding,AUB)是妇科疾病最常见症状之一,占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20%~40%,病因复杂、多样,单靠妇科及超声检查有一定局限性,很难准确了解宫内病变情况。官腔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宫腔内病变的金标准。因此,随着腔技术发展,AUB成为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宫腔镜检查适应证。本研究对169例AUB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宫腔镜检查在AUB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异常子宫出血 疗效分析 就诊患者 妇科疾病 宫腔内病变
  • 简介:随着CT技术的发展,图像质量明显改善,成像时间逐渐缩短。CT检查已成为临床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之一。然而,CT是一种放射性检查,具有电离辐射效应,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随检查次数的增多而增加。在欧美,CT检查占所有放射检查的3%~5%,辐射剂量占受检者总辐射剂量的35%~45%;

  • 标签: CT检查技术 低剂量 儿童 电离辐射效应 辐射剂量 CT技术
  • 简介:近年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广泛应用,宫颈病变可被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使宫颈锥切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常用的宫颈锥切包括:宫颈冷刀锥切(CKC)、激光锥切(LC)和宫颈环形电切(LEEP)。宫腔镜辅助宫颈CKC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治愈率高、术后导致的并发症少、简单易学等优势。

  • 标签: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锥切术 宫腔镜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克罗恩病(C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就诊并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CD的3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为12例,女性为20例,年龄为7-15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病变肠管位置及内部回声、测量病变肠管厚度,对增厚的肠管改用高频探头,仔细观察肠管壁内部回声以及内部血流分布的变化情况,详细记录其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对象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32例CD患儿中,28例与经纤维结肠检查诊断结果一致,诊断一致率为87.5%。其中,13例(40.63%)患儿在空肠或回肠形成包块,7例(21.88%)患儿伴升结肠病变,6例(18.75%)患儿肠腔可见多处狭窄,5例(15.63%)患儿从空肠至回肠均有病变,1例(3.13%)患儿肠腔可见1处狭窄。儿童CD所致肠管狭窄较重,好发于肠系膜缘,其近端明显扩张,黏膜增粗形成均匀一致的小充盈缺损影,表现为典型的假息肉状或"鹅卵石"样。结论儿童CD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具有特殊性改变,能为临床CD的诊断提供较准确的诊断依据,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CROHN病 诊断 儿童
  • 简介:患者女性,30岁,因“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尽”于2008年2月16日(术后22d)入院。病史采集:G6P3,曾行剖宫产分娩3次,末次剖宫产时间为2007年8月8日,术后阴道持续流血1。个月,自止。未哺乳,月经未复潮,常下腹部疼痛。2008年1月26日因“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

  • 标签: 剖宫产术 疤痕妊娠 阴道持续流血 切口 人工流产术后 剖宫产分娩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盆底重建和阴道壁桥式修补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妇科行手术治疗的50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25,接受改良盆底重建)和对照组(n=25,接受阴道壁桥式修补),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决定保留或不保留子宫。评价两种式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BMI)及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两组手术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中平均出血量略多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术后对照组阴道长度较术前明显缩短,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阴道长度则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阴道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研究组随访(6~30个月)未发现复发患者,对照组中2例复发;⑥研究组患者行改良盆底重建术后对性生活影响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是治疗POP的有效式,手术简单、安全且微创。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盆底重建 网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