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铬是生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内,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铬在水中以三价(铬Ⅲ)和六价(铬Ⅵ)形式存在。铬表现为必需元素还是有害元素,其价态起决定性作用,三价铬是人体及动植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微羹玩素,是正常糖、脂代谢所不可缺少的,但浓度过高则对生命产生危害。六价铬可引起肝、肾病变,被毒理学家公认为致癌物,且能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建康,国家规定排放废水中铬Ⅵ的最高允许含量浓度为0.5mg/L,卫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饮水中铬Ⅵ限值为0.05mg/L。测定水中铬的方法很多,有光度法、荧光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本文就国内近5年(2001-2005)来测定水中铬的样品预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相关领域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排放废水 铬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 生活饮用水 痕量 必需微量元素
  • 简介:铜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在冶金、食品及化工等各个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铜是人体及动植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机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铜在人体内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智力及体质的发展。因此,微量元素铜的分析方法及其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食品、饮用水、生物组织等样品中分析检测铜也显得更为重要。

  • 标签: 光度法测定 测铜 微量元素 调节作用 新陈代谢 生物组织
  • 简介: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布后,普查认定的农村人口数与改水年报所用的农村人口数出现不一致,本文采用系数分摊法对数据进行了处理,为改水年报与法定普查数据保持一致性提供了可操作方法,使年报得以延续并保持了连贯性。

  • 标签: 改水年报 数据 人口普查 系统分摊法
  • 简介:对日照市1989-1999年活饮用水的8921份水质监测报告,共88231项卫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自来水、二次供水、自备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铁、锰、浊度、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余氯合格率低;自来水的水质卫生指标多优于农村饮用水;总硬度、pH值、氯化物、硫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挥发性酚类的均数值有逐年增高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卫生指标 权重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联合常规护理模式用于重症心衰患者对心衰程度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接收的78例重症心衰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作两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3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标准程度护理。对比两组的血清学指标、心功能指标、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的血乳酸(Lac)水平、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4.87%,比对照组的79.49%高(P<0.05)。结论  标准程序联合常规护理模式用于重症心衰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血清学指标及心功能,促进疾病转归,提升其生存质量,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标准化程序 常规护理 重症心衰 心衰程度 转归
  • 简介:目前我国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锰含量的方法是采用GB5750-85过硫酸铵分光光度法。在全国水质卫生标准分析方法协作组第二十次会议上,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出了一种新的测定生活饮用水中锰含量的方法即水杨基荧光酮-溴十六烷基三甲铵分光光度法。哈尔滨市卫生防疫站参加了这种方法的验证工作。本方法在PH8.6-9.8范围内,锰与水杨基荧光酮(SAF)溴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形成蓝紫色配合物,在580nm波

  • 标签: 水杨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饮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