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为观察组(100例),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患者为对照组(100例),对比两种不同材料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成功率。结果复诊两组患者2年、4年的成功率,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发生牙髓炎、根尖周炎、密合差、充填物脱落的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yract复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疗效好,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Dyract复合体 牙体 楔状缺损 光固化复合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配合。方法总结15例腹腔镜肝脏切除手术的术中护理过程。结果通过围手术期护理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手术顺利无意外发生。结论此手术难度大,要求高,故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痛经最佳治疗方案。方法皆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患者体质及病症情况在四物汤基础上酌情加味,治疗组在以上用药同时再配以穴位针刺。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痛经 四物汤加味 穴位针刺 药针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骨创伤手术的规范配合,提高手术室护士应急处理能力。方法通过对73例开放性骨创伤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分析、观察抢救成功率。结果本组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均安全离开手术室。结论规范开放性骨创伤手术配合流程,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开放性骨创伤 急诊手术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从术前、术中、术后等各个环节阐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结果手术配合经过顺利,无护理事故发生。结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及处理,是保障手术配合效果的关键。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改变医院消毒供应中心传统管理模式,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服务质量。方法通过电话,调查表、征求意见等方式收集信息,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与协调,满意临床需求。结果消毒供应中心要牢固树立一切服务临床工作为中心,为临床提供合格的物品,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供应中心 临床科室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麻醉过程中的作用。方法2000例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的总结分析。结果麻醉实施过程中,细致的护理及专业的护理技术操作可缩短麻醉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紧密配合是麻醉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麻醉医生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腹腔镜因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现已广泛用于我院外科,妇科,常规手术中。将优质护理应用到腹腔镜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中。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临床提高了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了病人的好评。现将15腹腔镜膈疝修补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 标签: 腹腔镜 膈疝修补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与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方法总结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科行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结论做好术中护理,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

  • 标签: 十二指肠根治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的可行性、最佳使用剂量及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SA1或2级患者,分别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组(P组n=50)和单用利多卡因胶浆表麻组(L组n=30),比较其在胃镜检查时的耐受情况,术中SBP、DBP、HR、SPO2的变化及患者术后感受。结果P组SBP、DBP、HR、SPO2变化均小于L组,患者清醒后自我感受显著优于L组。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安全有效。

  • 标签: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的效果。方法60例要求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异丙酚组(P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观察两组的的麻醉效果、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结果F组麻醉效果优于P组,苏醒时间较P组显著缩短(P.<0.05),异丙酸用量较P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解醉优于单纯异丙酚麻醉。

  • 标签: 异丙酚 芬太尼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多发伤是指在同一机械因素作用下人体同时或相继遭受两种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较严重的损伤。复合伤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损伤。目的讨论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的急救护理。方法配合医生急救进行护理并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结论护士应和医生一起询问病史,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对伤员主要存在的伤情、潜在的问题、主要脏器功能状况有一个初步的评价。护士还应参加讨论制定治疗措施,以正确领会和执行治疗方案。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复合伤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小儿手术氯胺酮复合麻醉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对68例麻醉患儿苏醒期的观察及护理,进行经验总结。结果加强对麻醉患儿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结论在患儿术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麻醉苏醒期,护士密切的监护观察,加强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 标签: 麻醉 小儿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中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科学城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78例严重复合伤患者病例的出车情况,病情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采取适当全面、及时有效的急救与护理,不仅能降低死亡率,而且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结论做好院前急救与护理的各个环节,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严重复合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复合损伤患者行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以提高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提高治愈率。手术室2007年元月-2010年元月对101例复合伤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手术室护士采取了一系列的急救护理措施,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治疗,99人治愈出院。

  • 标签: 复合损伤 急诊手术 手术室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在小儿静脉麻醉对患儿呼吸、循环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4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麻醉维持用氯胺酮间断静注组和观察组术中麻醉维持用丙泊酚复合氛胺酮持续输注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结果观察组循环稳定,麻醉过程平稳,无挣扎躁动,患儿入睡安静,分泌物少,呼吸音清,呼吸平稳,无喉痉挛,无屏气等呼吸道并发症,且苏醒期无显著躁动、精神症状或恶心呕吐,平静苏醒,苏醒后无嗜睡症状。结论在小儿麻醉中使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其中氯胺酮可降低丙泊酚对心血管抑制现象,而丙泊酚对氯胺酮维持期的苏醒期精神症状和心血管兴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二者优势互补,有助于维持循环的稳定,强化麻醉效果。

  • 标签: 氯胺酮 丙泊酚 小儿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常规球囊扩张与切割球囊相结合的“复合球囊扩张”在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治疗中的扩张效果和中期疗效。方法在导丝通过闭塞段后,首先应用常规球囊进行预扩张,然后行动脉造影,对预扩张后仍有重度狭窄的部位进行切割球囊扩张,扩张后再次造影评价疗效。术后一年随访,通过下肢CTA检查结果与单纯常规球囊扩张和血管内支架相比较,评价复合球囊扩张的中期治疗效果。结果在常规长球囊扩张后,长段闭塞的股浅动脉显露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狭窄,最严重狭窄处多位于闭塞段的近端,远端和内收肌管的一处严重狭窄处平均长度为1.5-3cm,狭窄段程度为83%,这一段狭窄应用常规球囊扩张效果不明显,在严重狭窄处经切割球囊扩张后狭窄程度明显减轻狭窄度为30%,切割球囊扩张后再次应用常规长球囊扩张后动脉造影显示闭塞段较为均匀,一致得到扩张,但严重狭窄段扩张程度仍较差。严重狭窄处由于完全闭塞到首次扩张后平均为狭窄83%。切割扩张后平均为狭窄37%,再次常规扩张(后扩张)后平均狭窄为0。本组治疗没有发生动脉壁撕裂,穿孔出血合并症。一年后下肢动脉CTA显示复合球囊扩张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常规球囊扩张,与血管内支架比较扩张效果相似。结论常规长球囊与切割球囊相配合的“复合球囊扩张”可以有效地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中期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效果相似,但长期疗效及闭塞后再次介入成功率和再次中长期通畅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