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经颅多普勒的影响。方法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穴。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TCD检测及神经功能缺损程、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ADL(BI)指数评定。结果治疗组病灶侧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FMA评分及BI指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头穴治疗,能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卒中 针刺 头穴 TCD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巨手足三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对70例肩周炎患者行巨、缪及手足三针后嘱患者带针活动肩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愈65例,占92.85%;好转5例,占7.15%;无效0例。结论巨手足三针治疗肩周炎操作方便、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巨刺 缪刺 手足三针刺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通过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新的头针双区法治疗,通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从而证实以焦氏头针为基础的头针双区法这一新的针刺方法的优势。方法将6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治疗组采取以焦氏头针双区为主配合体针进行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每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情况。结论以焦氏头针为基础的头针双区法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

  • 标签: 头穴双区丛刺 缺血性卒中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黄帝问曰:愿闻禁数。岐伯对日: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鬲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 标签: 黄帝内经 刺禁论 肝生于左 肺藏于右 肾治于里 脾为之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前后缪法治疗腰痛有感。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入腰痛患者总计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前后缪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后缪法应用于腰痛患者治疗中,短时间内改善患者腰痛症状,整体疗效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缪刺法 腰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肩锁部手术应用臂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该院就诊及行肩锁部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行肩部和锁骨手术时选取的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臂阻滞麻醉,对观察组患者给予臂联合阻滞麻醉,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66.67%)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肩锁部手术患者使用臂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比较好。

  • 标签: 肩锁部手术 臂丛颈丛联合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右美托咪啶镇静镇痛下进行臂或颈阻滞的可行性。方法将80例肩部或上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进行臂或颈阻滞,观察组泵入右美托咪啶0.1~0.7vg/(kg·h)至患者达到Ramsay3到6级镇静;对照组穿刺前不接受任何药物,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和患者对手术麻醉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术中镇静镇痛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时,穿刺后5分钟患者维持Ramsay3到6级镇静,术后对患者访视发现其对麻醉穿刺和手术不良刺激的遗忘性高,术中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臂或颈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肩部或上肢手术可产生有效的镇静镇痛,从而明显提高患者麻醉质量。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镇静镇痛 臂丛或颈丛阻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臂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的特点,以更好地为上肢损伤修复手术服务,减轻病人痛苦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单。方法近10年来,我科对202例上肢损伤患者行臂神经阻滞锁骨上法细针操作。结果184例效果佳,15例效果较差需加用辅助麻醉药,1例无效,操作时刺破血管2例,气胸及神经损伤无一例发生。结论采用细针操作法能减轻术中、术后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佳。能更好的配合外科医师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臂(肌间沟法)加颈神经联合阻滞和单纯臂与单纯颈麻醉在锁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评价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锁骨手术患者9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臂加颈组,单纯臂组和单纯颈组,每组各30例,对三种麻醉方法的不同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单纯颈组出现麻醉阻滞不全6例,占20%,其中有2例阻滞不全较明显,有1例改为全身麻醉后手术,单纯臂组出现阻滞不全4例,占13.3%,均在辅助麻醉性镇痛药后完成手术,臂加颈组出现阻滞不全1例,占3.3%,三组麻醉阻滞不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组与臂加颈组各出现1例喉返神经麻痹,臂组1例气胸,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加颈联合麻醉应用于锁骨手术明显优于单纯臂或单纯颈麻醉,麻醉效果确切,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安全可行。

  • 标签: 锁骨手术 臂丛加颈丛神经联合阻滞 麻醉效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小儿推拿手法和点治疗小儿面瘫的效果,以期发现更适合小儿特点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小儿推拿手法及小儿特定穴位,快速点微出血。结果31例患儿治愈23例,显效5例,有效3例子,无效0例,平均治疗时间18.3天。结论选用特定穴位,运用小儿推拿结合快速点是更加适合小儿面瘫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面瘫 小儿特定穴 小儿推拿 点刺
  • 简介:摘要介绍武连仲教授在多年针灸临床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的风池穴的4种法—斜法、平法、深法、横法的操作要求及其不同的临床应用验案。

  • 标签: 风池 刺法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 ] 目的:优化玫果袋泡茶 制剂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用 L 9 ( 4 3 )正交试验 设计 , 对 袋泡茶的组方配比、颗粒大小、填充量 和 包装材料对玫果袋 泡 茶产品在汤色,香气和滋味方 面的 影响 , 最终 得 到最优玫果袋 泡 茶配方。 结果:玫果和刺五加叶 配比为 4:1 ,颗粒大小为 60目, 填充量为 8 g,包装材料为薄滤纸的玫果袋泡茶的感官评分最高 。

  • 标签: 刺玫果 刺五加叶 袋泡茶 工艺研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