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靶向制剂可以选择性地提高靶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效地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通过查阅文献,现从靶向制剂的分类、靶向制剂作用特点、靶向制剂的应用及等方面作一全面客观的综述。

  • 标签: 靶向制剂 脂质体 乳剂 微球 纳米粒
  • 简介:摘要: 目前,化学药物治疗和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心血管病的最基本的治疗手段。虽可降低死亡率,但随之而来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常导致患者预后不佳。然而基于传统药物的治疗策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药物的血浆半衰期短、药物清除过快及药物在器官、组织分布浓度较低的分布等,通常需要提高给药量来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然而肝毒性、肾毒性等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利用适宜的载体材料制备靶向制剂,不仅可以提高治疗药物的半衰期、提高生物利用度,还能降低其毒副作用。PLGA、二氧化硅、PLGA-PEG等新型载体,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应用于生物学和医药学等领域。纳米靶向载体不仅可以保护药物免受蛋白酶介导的黏膜表面降解,还能使药物或抗原靶向释放,较小的体积可以避免巨噬细胞的清除,以增强靶组织药物浓度,在心脏疾病治疗上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旨在 心脏靶向 制剂 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心血管病 生物医学 靶向制剂
  • 简介:摘要三阴性乳腺癌(TNBC),预后较差。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阴性的乳腺癌,针对TNBC的治疗的局限性,各类新的方法是必要的。新靶点和药物的研究分析给TNB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靶向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肝癌治疗中分子靶向药物的运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本院自 2015年 2月至 2016年 2月收取的 6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的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与常规手术指导治疗;观察组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结论 针对临床患有肝癌患者给予分子靶向药物,其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靶向药物 肝癌 外科治疗
  • 简介:摘 要:肿瘤的出现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在对患有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化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常规的化疗方式在长时间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已经达到了平台期的状态。而使用靶向治疗的方式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并且该种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因此,本文主要患有肺部肿瘤的患者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的进展展开一定的研究。

  • 标签: 肺部肿瘤 靶向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的靶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50例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B组,分别给予手术治疗与分子靶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B组的治疗结局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癌 靶向治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国内外对晚期NSCLC靶向治疗研究的现状。方法应用检索Medline及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系统,以“NSCLC、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CAR-T细胞”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5-12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493条,中文文献385条。纳入标准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免疫治疗;3)免疫检查点;4)CAR-T疗法;5)疗效评价。剔除标准1)文献发表时间较早;2)文献与本文相关性不强。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文献22条,英文文献132条,根据剔除标准剔除中文文献10条,英文文献80条,最后纳入分析64篇文献。结果免疫治疗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都达到了初始目的,在初期看到了一定的成果,而且新的免疫治疗疗效评估标准也更好地为评估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奠定了基础。结论虽然NSCLC的免疫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惊喜的结果,但是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免疫治疗的时机及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 标签: NSCLC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 CAR-T细胞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肺癌综合治疗的最佳有效方案,合理的诊疗流程。方法对中晚期肺癌病人首先进行BAI和BAE治疗然后结合PEI,放射粒子植入或小剂量放疗及免疫治疗和中药治疗等综合治疗。结果CR13例,PR30例,NC5例,PD2例,生存期5年5例,达10%,3年以上10例达到20%,1年以上45例达90%,1年以下5例,占10%,平均生存期20.8个月。与静脉化疗平均生存期11.2个月相比有明显优势。结论以微创治疗为主,既加强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结合,中西医结合,合理的诊疗流程,有效治疗量的提出更有创新意义,保证了疗效和生活质量,使患者生命得以最大的延长。

  • 标签: 肺癌 BAI+BAE+PEI+放疗+免疫+中药 合理诊疗流程 有效治疗量
  • 简介: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以肺血管重构为特征,以肺血管阻力病理性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常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肺动脉高压现有的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症状,提高了生存率,但不能阻止病情的恶化,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长期预后仍不尽人意。近年来,基于对肺动脉高压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肺动脉高压的靶向治疗药物也不断涌现,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将肺动脉高压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高血压 肺性 血管重构 内皮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虽然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罕见的癌症,但他却是胃肠道最常见的肉瘤。Cajal间质细胞被认为GIST细胞起源的可能性大,主要的发病机制为C-kit或PDGFRA基因的突变有关。目前GIST分之靶向治疗的出现,大大提高了GIST患者的生存率。本文以GIST分子靶向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GIST 甲磺酸伊马替尼 苹果酸舒尼替尼 瑞格菲尼
  • 简介:摘要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已经进入新时期,分子靶向药物、新型靶向制剂的研究日趋成熟,该文综述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发展概况。

  • 标签: 抗肿瘤药 靶向药物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分子靶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3例,疾病进展6例,总有效率为87.75%,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6例,疾病进展21例,总有效率为57.1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为67.34%,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28.5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率为6.12%,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率32.6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子靶向治疗乳腺癌临床疗效理想,在具有分子靶向治疗的条件下,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靶向药物作为当代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深入发展的高科技产物,已在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崭露头角。而关于抗肿瘤靶向药物的新药开发和新靶点也一直是最近的研究热点。

  • 标签: 肿瘤治疗 靶向药物 靶点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脑卒中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涉及到神经、血管多个病理环节的复杂参与,传统药物的研究只针对神经或血管病理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进行。对神经 -血管单元的研究,使得脑缺血的保护治疗从单一靶点的保护转变为对神经血管单元各组分的多靶点治疗。

  • 标签: 脑卒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血管单元
  • 简介:摘要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脑卒中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涉及到神经、血管多个病理环节的复杂参与,传统药物的研究只针对神经或血管病理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进行。对神经-血管单元的研究,使得脑缺血的保护治疗从单一靶点的保护转变为对神经血管单元各组分的多靶点治疗。

  • 标签: 脑卒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血管单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