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疗小组对疗工作质量影响。方法在组建疗小组前,2014年12月,医院门诊静脉输液室共进行静脉输液1874例,2014年全年PICC置管中心置管174例次。在组建疗小组后,2015年12月,门诊静脉输液室共进行静脉输液1992例,2015年全年PICC置管中心置管192例次。结果组建小组后,PICC1次穿刺成功率高于组建前,PICC并发症合计发生率、门诊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组建小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疗小组可明显提高疗工作质量。

  • 标签: 静脉输液治疗 静疗小组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疗小组护理对疗工作的影响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研究法,将10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传统护理与疗小组结合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凉反应的概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输液不良反应发生概率6%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传统护理结合疗小组的护理方式的患者,能够减少患者在输液过程当中出现的并发症,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在接受治疗的全过程当中疗小组成员对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能够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呼叫护士处理自身的意外情况,减少并发症出现的概率,而且患者对于这一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较高,对于临床医患关系的和谐来说,也有促进的作用。

  • 标签: 静脉输液 临床应用 静脉输液小组 医疗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以下称配中心)盘点的账物相符率,对本配中心2020年度的盘点进行分析探讨,及时发现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方法:选取我院配中心2020年度12个月份的盘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药品账物相符率。结果:通过对盘点情况的分析探讨,提出整改措施,提高药物的账物相符率。结论:把控盘点过程中每一环节的药品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和增强责任感,制定盘点的工作细则及内部规章制度,并且严格执行,这是提高盘点药品账物相符率和金额相符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静配中心 盘点 账物相符率
  • 简介:被人“看见”转身成为“美国公民”的柴妈妈,牵出了许多人莫名其妙的阵痛采。尽管消息未经本人证实,但有人依然像打翻了意识里已然成形了的百宝瓶,尝到了“不是滋味”是一种什么滋味。,将习惯于以“爱国”这面旗帜来站队的人们,撩拨得火冒三丈。

  • 标签: 阵痛 生理分娩 产科学 孕妇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静脉留置针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其优点很多,一、可避免重复穿刺,保护血管,减轻病人的痛苦。二、可减少护士的工作量,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消除护患间的隔阂。三、是为及时准确的用药提供方便,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静脉留置针和普通的静脉针相比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但也对护理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士要有更熟练的穿刺技术和更精细的护理技巧。现将临床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操作方法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心病是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多发病,常见病,该病病因明确、病程迁延。合并症多,冬春季易复发,治疗上比较棘手。疗效尚不满意。本文经过一年的时问对75例肺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共分两个组,一组为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肝素点,一组为对照组,不加肝素点,结果判定标准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心功能Ⅲ级者36例,Ⅳ级者39例。显效咳喘,气促症状减轻,肺部湿罗音减少,水肿消失或仅有轻度下肢水肿,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者。有效呼吸道症状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Ⅰ级者。无效呼吸道症状无减轻,心功能改善不足I级者。治疗组显效30例(86%),有效;4例(11%),无效11例(3%),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显效29例(72.5%),有效4例(10%),无效7例(17.5%)。总有效率(83%),两组治疗结果有显著差异<x2=4.1,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息性脑卒中(SS)是指临床上缺乏症状和体征或仅有轻微症状和体征,不足以引起患者和医生的注意,也称无症状性脑卒中。由于它没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在体检或无明显针对性行CT或MRI检查时被发现。按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分类标准,我们对门诊于2001.4~2002.3间确诊的39例病人作了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无症状性脑卒中 临床观察 静息 神经系统症状 分类标准 学术会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正常窦性心率范围是60~100/min,〉100/min为窦性心动过速,〈60/min为窦性心动过缓,但Spodick等通过对500例50~80岁中老年人的研究,以均数加减2个标准差计算.提出正常窦性心率范围为50~90/min,且与年龄无关。

  • 标签: 心率 心律失常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疗专科培训基地专科学员的调查,了解她们的工作现状。方法选取我院疗专科培训基地3期共112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对目前开展PICC的现状。结果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级别医院的疗专科学员的工作现状和对专科的认识有明显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改善现在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才能适应专科护理的发展。

  • 标签: 静脉输液治疗 专科护士 工作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发生产后的37例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产后出血的原因。结果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流产次数、胎儿体重、妊娠合并症有密切关系。加强围产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产时护理和产后护理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都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结论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必须加强围产期保健,识别高危因素,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分析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护士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详细做好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做好急救准备。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的基础护理和特殊护理方法。方法采取保暖、吸氧、喂养、预防感染和加强呼吸道管理,加强心理护理。

  • 标签: 早产儿 基础护理 特殊护理
  • 简介:摘要对醒脑注射液临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药人群,加强用药教育和用药监护,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等建议,以期促进醒脑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研究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临床上的护理方法,希望找到护理呼吸内科患者的最有效途径,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采取人性化护理和一般护理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总结出不同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力度能够影响到患者的病情控制,适宜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抢救率相比,实验组患者要明显高出很多,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应该加强和完善医院的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促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从而提高对呼吸内科患者的救治效果。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医院病房中对老年病患者护理的风险因素,并对相应的因素制订相应的管理方法,探讨该方法在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423例老年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208例,观察组215例。对其中出现老年病患者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2年间发生的护理缺陷性事件进行统计和比较,并比较2年间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患者22例,占10.58%(22/208),其中烫伤2例、跌倒3例、压疮3例、误服药物6例、误吸8例,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9.42%(186/208);观察组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患者13例,占6.04%(13/215),其中烫伤1例、跌倒1例、压疮2例、误服药物4例、误吸5例,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6.28%(207/215)。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因素较多,制订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十分有必要,这样能显著降低其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病 护理风险 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