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免疫规划工作是一项长远、系统的工程,其作用效果往往要在远期才能显现,所以做好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非常重要。本研究利用文献研读法归纳总结出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员及经费因素、免疫规划管理因素和免疫规划业务工作,并采用专家意见法为各因素及细分指标赋予权重分数。得出的因素权重表可以用于后期的评价和改进工作,有利于疾病防控管理能力的提升。

  • 标签: 免疫规划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通过对巴州农牧区多民族杂居地区近几年基层免疫规划工作中常见问题免疫规划经费不足、人员不足、服务不够规范、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被动、加强免疫接种率不高、流动儿童管理薄弱及二类疫苗过度经营等问题的分析,探索解决对策,提高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 标签: 基层 免疫
  • 简介: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深入探究。方法研究对象选自社会各级工作人员、领导以及儿童家长等,结合不同群体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式,确保免疫规划工作得以有效开展。结果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之后,免疫规划工作整体效率得到明显提升,且六岁以下儿童接种率与儿童接种的整体覆盖率均高于95%,效果非常显著。结论健康教育在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应用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价值。这就需要不断提升社会相关人员的参与度,从根本上改变其传统观念,使其了解到预防工作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的预防、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的形成与流行。

  • 标签: 健康教育 免疫规划工作 应用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病控制与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状况。方法对我市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前后传染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我市传染病发病率居前五位的为腮腺炎、肺结核、病毒性肝炎、麻疹、脊髓灰质炎,在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前其发病率分别为0.045%、0.035%、0.031%、0.027%、0.019%,开展免疫规划工作后其发病率分别为0.015%、0.011%、0.009%、0.002%、0%。结论科学、规范、有序的开展免疫规划工作,是针对性的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手段,是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而且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特征,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 标签: 传染病控制 免疫规划工作
  • 简介:2010年由上海市自主研发的上海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始试点工作,2011年6月金山区率先完成全部接种单位信息化运行工作,为评估系统应用情况,特对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和受种儿童家长进行认知满意度调查.

  • 标签: 管理医疗规划 流行病学研究 信息服务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卫生“十二五”规划的中期评估,摸清“十二五”规划各项卫生工作方面具体的进展情况,以评估结果为下一阶段的规划工作提供科学的实证依据。方法:上海各区县卫生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卫生计生委”)及直属单位自评、上海市卫生计生委组织领导及专家现场调研和第三方评估。结果:上海市“十二五”规划中期各指标完成的达标情况显示规划取得显著成效,基本达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但同时也可见在资源配置、人力资源、卫生急救服务等方面离目标还存在距离。结论:需要重点解决服务供给与居民需求不平衡这一主要矛盾,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卫生规划的顺利实施。

  • 标签: 卫生规划 十二五 上海市 中期评估
  • 简介:福建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是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免疫规划工作管理水平、方便群众、减轻基层人员工作负担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方法、系统构成、网络构架、业务流程。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建设在国内率先使用社会保障卡作为接种儿童的识别介质、使用电信的“政务外网”作为专网、实现与省居民健康信息共享、产科接种信息登记,一地建卡、异地接种、信息同步共享,全省短信预约通知接种等功能,提升了免疫规划信息化水平,并对系统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居民健康 免疫规划 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