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放射治疗模拟机房物理条件与设备剂量学参数的相互关系,设计并确定合理的机房屏蔽改造方案.方法:以某单位拟投入运行的1台放射治疗模拟机及其拟改造机房为研究对象,在设备调试性出束时使用451P高压电离室巡测仪和SG-102型X-γ环境剂量率仪测量机房外围关注点的辐射水平,并据此进行机房墙体的屏蔽改造方案设计.结果:该模拟机在125kV、1.8mA的最高透视条件下,东、西主束墙外周围剂量当量率最高分别为14μSv/h和4μSv/h,机房室顶上方最高剂量率为185μSv/h,据此初步确定了该模拟机房主束屏蔽的改造方案.结论:放射治疗模拟机房外在透视条件下关注点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作为放射防护指标,根据其实测值设计机房的屏蔽改造方案实用可行.

  • 标签: 放射治疗模拟机 模拟机房 屏蔽改造 放射防护
  • 简介:摘要对情景模拟与PBL(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对教学的实施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体会及其注意事项,以及目前条件下存在的问题和亟待改进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情景模拟与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提供经验。

  • 标签: 情景模拟 PBL教学模式 骨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T教学结合模拟角色扮演在手术室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科室的手术室护生为研究对象,将实习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根据教学目标、计划,对临床常见手术、体位、专科知识、操作技能等培训内容,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PT结合模拟角色扮演法两种培训方式,培训后对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理论、操作技能实践考试。结果传统教学法理论考试得分86.45±5.55、实践考核得分84.17±4.97;PPT结合模拟角色扮演法理论考试得分89.83±4.77,实践考核得分86.28±4.87,P<0.05。结论PPT教学结合模拟角色扮演深得学生的喜爱,是学生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使理论及操作水平不断增强,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PPT教学 模拟角色扮演 手术室 护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精神科突发事件应急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名临床护理人员,分成对照组10例和观察组1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模拟教学法进行应急训练教学。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和技能考试的方式对两种教学方式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绝大部分护理人员对此种教学方式给与肯定。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法可以提高精神科突发事件应急训练的学习效果,利于护理人员全面掌握及运用相关知识,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 标签: 情景模拟法 精神科 突发事件 应急训练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成分制备过程中差错的发生,保证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方法对发生的57例差错按照差错发生性质进行统计分类,并对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结果57例差错以记录不及时或不完整、未遵守标准操作规程为主,占差错的82.46%,主要由于工作人员质量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培训力度不够,以及接口科室配合不畅造成。结论针对57例差错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措施的落实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将工作中的差错作为一种早期预警,及时了解发生差错的环节和关键控制点,防止小差错演变为大事故。

  • 标签: 成分制备 差错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称粉制备过程中血液报废的原因,以期降低血液报废率,充分利用血液资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血站采集的4000袋血,并将其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正常报废和非正常报废血液各个环节中是否出现问题,并对所研究报废学样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类。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在抽取的4000袋血液报废样本中,合格报废袋数有3800袋,占研究对象的95%;不合格报废的袋数为1200袋,占研究地想的5%。其中不合格报废血液样本中,由于抗-HCV、血脂、抗-HIV等原因造成血液报废的数量有800袋,由于采集数量不足、血脂不足等原因导致血液样本报废的数量有400袋。结论在血液收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收集措施,加强对手机血液的管理,控制血液保管的各项条件,提高血液成分制备的水平,可以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

  • 标签: 成分制备 血液报废 原因
  • 简介:摘要血液采集环节是采供血业务流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血站的整体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会影响到献血员再一次进行献血的积极性,还会直接影响到所采集血液的安全有效性。本文浅析采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大限度地保护供血者的健康和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

  • 标签: 血液采集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无痛胃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采用无痛胃镜治疗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都取得良好疗效,其中实验组效果优于常规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治疗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无痛胃镜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自我院近两年来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6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的产妇进行传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心理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进行护理效果的观察。结果对照组的产妇因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在分娩过程中出现宫缩乏力、宫颈扩张、胎儿窘迫等现象,甚至出现新生儿窒息的并发症;观察组产妇由于采取心理护理模式,在分娩时宫口扩张、胎盆娩出期及胎儿分娩期中在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产妇较少。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及产时的心理护理教育,有利于产妇分娩,保证母婴平安,并且可以帮助缩短产程时间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产妇分娩 心理护理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研究出几种减少药液丢失的方法。方法在临床工作中,随机选择200位18-60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整个输液过程观察药物丢失现象来进行对比比较。结果静脉输液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药液丢失的现象。结论在输液的整个过程中有效地控制每一个环节和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将有利于减少药液的丢失。

  • 标签: 静脉输液 药液丢失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是对本组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此组患者体重、饮食习惯、生活环境均相似)在完善治疗的基础上,心理护理(实验组36人)与无心理护理(对照组36人)所产生临床疗效的对比,结果发现注重加强心理护理(参照组36人)血压控制明显较未注重心理护理(对照组36人)平稳。结论高血压患者大部分均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心身状况较差,良好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心理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针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在多功能碎石仪治疗过程中,不仅注重技术、设施、设备等管理,还在每个细节中体现优质服务措施,实施心理干预,使患者心情愉悦地配合治疗,并能够合理饮食,减少复发的机会,构建和谐社会,收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 标签: 优质服务 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护理投诉原因与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2年内患者对输液过程中护理投诉原因,并进行核实与调查,分析其根本原因,并定制相应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结果2年内共发生护理投诉81例,其中2012年1~12月54例,2013年1~12月27例。护理投诉与护士职称、入科时间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新护士的岗前培训,完善各个科室护理管理措施,特别是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对于减少护患纠纷至关重要。

  • 标签: 输液 护理投诉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胃镜诊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接受胃镜检查患者912例,按检查日交替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4例,对照组448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检查耐受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耐受度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明显的减轻胃镜诊疗患者的紧张、焦虑以及躁动等心理,使患者能够主动的配合,患者的痛苦明显的减轻,提高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胃镜诊疗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婴幼儿输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2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静脉输液的180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哭闹、主动配合情况以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儿家长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哭闹情况以及主动配合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8.9%显著优于对照组8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婴幼儿输液过程中,可显著改善患儿哭闹情况,提高穿刺成功率和主动配合的积极性,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输液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为了对江苏省各市健康素养工作的开展实施情况进行模拟过程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观察考核评估、问卷调查以及电话回访的方式收集资料,利用综合指数法、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各市健康素养工作的过程进行评价。结果2012年江苏省健康素养干预覆盖率为7.8%,健康干预材料入户率20.38%,各地新创建785个健康促进示范场所,综合指数与干预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健康素养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过程评价从不同角度评估健康素养干预监测活动效果,综合反映干预工作执行能力,更有利于全省健康素养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健康素养 过程评价 综合指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