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管理是民生问题,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产品和服务一直都是难点问题,主要是化工制药厂的生产操作管理不完善。化学药品质量与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有较大的关系,要想保证药品安全性就要对生产环境、操作环境进行分析,总结趋势变化和数理统计,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数据分析,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处理,指导化学制药厂卫生清洁和实践工作。

  • 标签: 化工制药厂 洁净区 微生物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去污感染反控制风险点的情况就应对策略。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7月与2018年8月-2019年2月两个阶段的消毒供应中心去污感染控制风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2018年1月-2018年7月为对照组,运用常规检查控制方法,2018年8月-2019年2月为实验组,运用加强控制法由护理部和院感督导检查,指导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内部自查,明确当前去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究针对相关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寻求可行的解决对策。结论:通过严格的检查分析,明确了消毒供应中心去污感染控制风险点,去污不合格率大幅度降低。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去污感染控制风险点,必须要及时确定,加大检查与分析力度,及时的解决问题,找到可行的对策,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现消毒供应中心的作用与价值,使得一系列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 标签: 去污区 感染 风险点 控制 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昆明市呈贡2011年--2020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方法:在2011年--2020年昆明市呈贡中有547例肺结核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11年有34例,2012年有46例,2013年有38例,2014年有35例,2015年有38例,2016年有51例,2017年有66例,2018年有64例,2019年有108例,2020年有67例。肺结核发生率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在2011年到2020年发生肺结核患者中农民,民工,学生为主,其中农民的发生率最高。在2011年到2020年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在15岁到65岁期间肺结核的发病率最高。结论:通过研究肺结核流行性特征分析,可以了解肺结核的防控形式,加强防控工作,教育宣传力度,降低肺结核发生率。

  • 标签: 昆明市呈贡区 肺结核 流行特征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3种诱饵对通州蝇类引诱效果的区别,为蝇类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笼诱法,在3种生境同时使用3种诱饵进行诱捕,将捕获的成蝇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计数。结果 诱集数量按多少排序依次为臭豆腐、腐肉、红糖食醋水,分别占总数的79.52%、13.87%、6.61%。结论 臭豆腐饵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饵料。

  • 标签: 蝇类 种群构成 诱饵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勾画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43例,分别应用MRI/CT融合与增强CT检查,并通过其图像对鼻咽原发病灶的肿瘤靶。进行勾画,并计算其比值。将比值分为:比值≤0.9,0.9<比值<1.1以及1.1≤比值,如若未介于0.9-1.1之间则差异显著。结果:2种靶勾画方式的差异较高,MRI/CT主要集中于颅底斜坡髓质浸范围,而增强CT则主要针对于咽旁组织浸润范围。结论:受到MRI与CT影响显示范围的影响,MRI在鼻咽肿瘤的显示方面具有较高优势,MRI/CT能够将二者图像的优势相结合,弥补二者的不足之处,相较于单一检查方式更具准确性,能够保障后续治疗有的放矢,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MRI/CT融合 增强CT 鼻咽癌 靶区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趋势变化情况,为全区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提供意见。方法:收集2012-2018年开州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主要慢性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趋势变化采用t检验 (α=0.05),率的检验采用X2检验。结果:主要慢性病死亡率从615.51/10万上升为703.52/10万,APC为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化死亡率由2012年517.03/10万上升为517.11/10万,APC为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主要慢性病 死亡率 年度变化百分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72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随机均分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分别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残余量明显更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 2008—2020年北京大兴某三甲医院急诊抢救死亡病例情况,为针对性提高医院急救水平和重点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本院急诊科及院前急救2008年12月-2020年12月急诊病例登记本和急诊死亡报卡,并逐一登记死亡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分析急诊病例死因的构成,研究其变化规律和趋势。结果 急诊抢救死亡病例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主要以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为主,而肿瘤主要以肺癌、消化道肿瘤为主。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与呼吸系统疾病是本院急诊抢救死亡患者的主要死因,加强相关疾病的三级预防对减少区域性重大疾病负担,降低死亡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有参考意义。

  • 标签: 三甲医院 急诊抢救死亡病例 死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疫苗大规模接种,疫苗接种点陆续上报多例护士针刺伤,分析大兴基层医院接种点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时制订应对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大兴13家基层医院疫苗接种点16例针刺伤上报资料。结果:大规模疫苗接种发生针刺伤年龄段在30-40岁护士居多,占71%;造成针刺伤的环节主要集中在处理医疗废物环节,占57%,其次为操作过程中,占28%;针刺伤的原因主要为自身原因造成,占85.7%;发生针刺伤后,所有护士能够对伤口进行挤血,流动水冲洗及消毒,均能按规定上报针刺伤。结论:大规模疫苗接种,护士在工作中针刺伤发生率较高[1],应加强岗前护士防护培训,强调疫苗接种规范操作及医疗废物正确处置,增强人员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对护士的伤害。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士 针刺伤 原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南园街道所管辖的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效识别居民的心理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落实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愿填写网络自陈式问卷的形式,对南园街道管辖的3493名社区居民施测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s’Health Questionnaire Depression Scale-9 item,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 来评估社区居民的抑郁、焦虑、失眠状况。 结果 正常组、轻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中重度抑郁组和重度抑郁五组之间在性别、年龄及不同社区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正常组、轻度焦虑组、中度焦虑组和重度焦虑四组之间在性别和不同社区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正常组、轻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和重度失眠四组之间在性别、年龄及不同社区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18-30岁人群抑郁、焦虑、失眠的四种共病率均≥59%,且该年龄段占据了各类心理问题的绝大多数。 结论 深圳市福田南园街道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可能与年龄、性别有关。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理健康 现况 干预 深圳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淋巴瘤(MALT)的表现及临床表现。方法:对象以病理确诊114例MALT患者为例,时间以2018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和超声表现。结果:本组114例患者以黑便、呕血、腹痛为表现的病灶处于外分泌腺者;以无痛性包块为表现的病灶处于浅表及内分泌腺者。超声中血流信号:较丰富48例,不丰富66例;病灶边界清晰60例,形态规则50例,可见强回声、呈斑片状6例,10例等回声,32例低回声、呈管网状,60例表现为低回声。结论:通过对MALT的临床表现和超声表现进行分析和了解,有利于提升超声对该病症的诊断准确性,可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超声诊断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 临床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亚湾中小学生应急救护技能现状及改进策略效果。方法:选择 大亚湾中小学生200人在校学生作为研究目标,对学生实施应急救护技能教育,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教育前、后应急救护知识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应急救护技能教育后中小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应急救护技能教育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降低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死亡率,学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特点加强对应急救护技能教育,提高家属和社会对中小学生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关注度和重视度。

  • 标签: 应急救护技能 现状 分析 策略 效果
  • 简介:摘要:应急救护技能对于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的含义,不但和大家的人身安全有着重要的联系,甚至还关系着身边的人的生命安全。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生命安全更是大家所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所以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关于应急救护知识的认知,让学生在发生突发状况中能够自如的进行应对,不但能够自救还能够帮助他人。本文主要针对中小学生应急救护技能知识普及的现状进行分析,就此阶段中反应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为后续应急救护技能知识的推广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和流行趋势,提高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识别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到北京市昌平中医医院就诊的食源性疾病患者资料,对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83例食源性疾病患者中,21~3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为28.20%;患者职业分布中商业服务人员占比最多为17.23%;食源性疾病可疑食品来源场所主要集中在集体食堂,占比23.24%。结论 食源性疾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主要来源场所为集体食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集体单位食品场所的监管,并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 标签: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酒仙桥街道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疫苗的接种率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策略和措施提供基础材料。 方法 在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里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酒仙桥街道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计算各疫苗接种率,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酒仙桥地区免疫规划接种门诊共有免疫规划疫苗10种,10种疫苗的接种率除白破疫苗和流脑A疫苗外,其他疫苗月接种率均达到90% 以上。

  • 标签: 免疫规划疫苗 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冠背景下青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和影响因素,为改善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意见。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青浦7家设有发热哨点诊室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评价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共调查医务人员288人,其中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平均分为113.84±34.68,筛选阳性的检出率为7.64%(22/288)。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平均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 (P<0. 0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人口学资料、不同岗位特征的医务人员间SCL-90某几个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发热哨点诊室工作的医务人员各项因子分均高于普通诊室的医务人员,在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应有针对性的开展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措施。

  • 标签: 新冠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热哨点 医务人员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共3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锥颅组共15例和开颅组共1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一周后)血肿清除情况和术后入住ICU时间结果。结果:锥颅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入住ICU时间均小于开颅组。结论: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作为一种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手术治疗手段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入住ICU时间较短和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锥颅术 开颅术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2015-2019年北京市通州张家湾镇户籍居民的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早死概率及变化趋势,为评价张家湾镇户籍居民四类慢性病的防控情况以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利用2015-2019年登记在北京市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的资料,计算张家湾镇慢性病死亡人数在总死亡人数的构成比与标化死亡率;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法计算早死概率,并运用JointPoint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 2015-2019年张家湾镇户籍人口慢性病死亡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年均粗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标化死亡率从2015年的366.79/10万下降至2019年的340.32/10万。2015-2019张家湾镇户籍人口四类慢性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早死概率由2015年的10.85%上升至2019年的12.71%,以此速度进行推算,张家湾镇户籍人口四类慢性病总早死概率尚不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结论 2015-2019年张家湾镇四类慢性病的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不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仍是影响张家湾镇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主要对这两类慢性病进行干预,才可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 标签: 四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早死概率 “健康中国2030”